牛奶糖糖糖 作品

第七百七十七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的諸如馬謖不舞之鶴,言過其實罷了,可二舅一

直很器重他,直到讓他守荔枝道,將蜀漢的生死存亡交給他,可悲的是錯付了。」

「在亂世之中,絕大多數的謀臣都只是一粒沙,隨著時代向前,隨著劉備駕崩,我二舅這粒沙突然變得珍貴起來,二舅掌握了季漢兵權,可終究他是荊州所有文武的領袖,他沒辦法不為荊州派謀些福利,他嘗試著接替李嚴抵禦曹魏..二舅帶著馬謖抵禦,可惜馬謖被二舅殺了,二舅抵抗也從劍門關到葭萌關再到涪水關!一敗再敗!」

「涪水關時,二舅的身體越來越差,世人都知道生老病死,可生死之間?何必還要擱著個老病呢?到現在,在二舅的靈柩前我突然悟了,我發現...其實這可不是上天不仁,而是憐憫,不然我們每個人都在七老八十,卻依舊康健力壯之年去世,對這世間該有多留戀哪!那不是更加痛苦麼?從這個意義上來講,老病是生死之間的必要演習!」

「抵禦大魏的二舅總有辦法,他發現季漢真的不是大魏的對手,於是就放棄了外圍,只在涪水設防,這裡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雖一生難再有北伐之舉,但...至少還保存著'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的希望,當年劉備籌集出的這支兵勇不就是因為'希望而活著麼?有人一邊當蜀軍,一邊悄悄的投靠魏軍,朝秦暮楚,可我二舅卻是一心都在漢,不對,是在季漢!」

「守了這麼久了,終究要與大魏之主決戰了,二舅最放心不下的是阿斗啊,二舅和阿斗聊天時的走位配合默契到讓我震驚。阿斗胖,每走十幾步,要停下喘一喘,要休息十息的時間,二舅的四輪車慢,每走十幾步就會落後阿斗三步,趕上這三步正好需要十息,這麼君臣配合的走位,我從未見到過。二舅喜歡給阿斗灌輸信心,再配上蔣琬、費禕、董允等人看著阿斗,嗯,好用的,至少二舅以為是好用的...可惜,現在看來,並沒有那麼好用!」

「二舅絕不僅僅善於墨家機關術,他還是個修理匠,能修理蜀漢一切官員,趙雲、馬謖、魏延、向朗、來敏、李嚴..二舅都能修理,二舅不能修的只有一個人阿斗,可現在想想,他修過的人,似乎心裡多多少少出現了些許裂痕,反倒是沒有修過的楊儀、蔣琬等人跟著他到了最後。」

「二舅的靈柩總讓我想起一句話,'他這種奇才呀,只不過是生不逢時',他應該戰勝魏帝,名揚天下才是,不應該淪落到這麼落魄,二舅與魏帝曹羽博弈,他的一生太遺憾了,二舅走在自己佈下的棋局裡,勝少負多,可二舅沒有死心,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還在走,可似乎,除了二舅以外,任何一個蜀漢官員也知道,這條路最終通往的一定是滅亡!悠悠蒼天,何薄於我,

這是二舅最後的遺言,而在下奉魏帝之命吟出的這番悼念至此結束!」

龐渙的話終於到了尾聲。

眾皆譁然,譁然之後是淚目...就連陸羽也淚目了。

倒不是淚目於諸葛亮的這一生,而是他想起了歷史上的諸葛亮。

那個遇到最難開局、最難蜀道、最難秦嶺、最難君臣搭配,以及最難的防守大神...最終的失敗,非人力能及,天數也的孔明。

無論是哪一個諸葛孔明...

陸羽都是佩服的,因為他待過的每一個地方,全部興建水利煥然一新,百姓安居樂業,就算是漢中、四川的諸多民生項目也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亮之治蜀,田疇闢,倉瘭實,器械利,蓄積饒,朝會不華,路無醉人。

哪怕是後世,武侯祠的香火依舊鼎盛,朝拜的人絡繹不絕。

華夏素來信奉「靈」者為先,但這位蜀漢的丞相卻罕見的成為了百姓不求辦事也要祭祀的偉大神仙!

他連年興兵,但益州不疲敝;他嚴刑峻法,但百姓無怨言;

他提弱卒數萬,東屯渭水,天下震動!

論文章,《出師表》名垂千古,簡潔文風成為千年來幹實事的標杆。

論武功,他著有《南征》、《北伐》諸多軍事著作,「八陣圖」名流千古,唐時入選「武廟十哲」..

他用兵不動如山,進退如風,兵出之日,天下震動而人心不憂。

這一刻,陸羽想到的是歷史上的諸葛亮,他起「巴、蜀'之兵,長驅祁山,慨然有飲馬河洛之志!

歷史上的司馬懿據天下十倍之地,擁精銳,據牢城,尚且唯求自保,他聽到「死諸葛亮走生仲達"時,不僅沒有著急,而且感慨自己的不容易,他的意思是,「我能在他生前不出錯就不錯了!」

論政務,諸葛亮治下政治清平、法度嚴整;論治國,他所治之處,百姓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