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左辰 作品

第426章 離別前夕

    連孟玄鈺有潔癖之人,面對徐清婉的時候,強迫症和牴觸情緒,都會減弱許多,十分欣賞大才女。

    蘇宸微微點頭,倒是沒有接話,一旦搭上話茬子,這大才女又要跟他滔滔不絕討論文學知識了。

    但徐清婉話一轉,說道:“只是關於中秋的詞還是不多,以軒,良辰美景,不如你作一首詞如何?”

    “這個提議不錯!”孟玄鈺第一個符合。

    白素素輕輕頷首,她也算半個才女,雖然不如徐清婉那樣的寫作才情,但也是精通文墨,平時沒少看書的,只不過,文學天賦遠不如她經商天賦而已。

    但是,若能夠聽到蘇宸所作的新詞,必然又是傳世的好詞,自然也希望多聽到一些。

    因為她們漸漸也都知曉蘇宸的懶惰性格,如果不催他,他是絕對不會自己主動寫詩作詞的,只有別人催他,他才會勉為其難寫一首,這種才子,她們從沒有見過的。

    柳墨濃、彭箐箐、靈兒也都拍手附和,加入了聽詞的隊伍。

    “好吧,那就寫一首。”蘇宸無法推卻,只能答應下來。

    小荷和小桐去書房拿來筆墨紙硯,在桌子上攤開,兩邊都是燈籠照亮,光線通明。

    蘇宸拿起筆,尋思片刻,然後提起筆,沒有寫蘇軾的“明月幾時有”,而是寫下了辛棄疾的一首“太常引”詞牌的詞: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姮娥。被白髮、欺人奈何。”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辛棄疾是宋代豪放派詞作家的傑出代表;他的這首《太常引》,運用的事浪漫主義的藝術手法,通過引用古代的神話傳說,強烈地表達了自己反對妥協投降、立志收復中原失土的政治理想。

    不過此時寫出來,能夠讀出深意的,還是不多。

    但光從表面意思來看,也是一首極高水準的佳作,不落俗套。

    徐清婉和孟玄鈺、柳墨濃、白素素等人,都是眼神一亮,心中暗喜,終於從蘇宸這裡,又壓榨出一首上等新詞來,都是它第一波的聽眾,何其幸哉!

    (本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