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胖桃 作品

第437章 法國一刀切,世界第一支點大戰

    佩萊格里尼晃飛路德維希之後分邊找到了安卡雷利。

    安卡雷利如果年輕五歲,那多半是內切後兜一腳。

    但現在的他已經不一樣了。

    他更願意為隊友服務了,關鍵是也有這個腳法!

    “安卡雷利傳中!”

    “佩羅塔s型跑位,直接吸引了阿普爾和舒伯特兩位中後衛的注意力。”

    “塞瓦略斯前插,前點頭球搶射!漂亮!”

    “哎呀!擊中了橫樑!”

    “足球彈向了禁區的另一側……科爾伯!科爾伯!”

    “二比零!科爾伯補射破門!”

    “這是相當安卡雷利的進球方式!新斑馬王子從老斑馬王子那裡確實學到了不少東西啊!不知道他們兩個在英超重逢,又會給大家貢獻出怎樣的比賽呢!”

    第三十六分鐘,陸陽突然帶球推進,油炸丸子過掉梅爾坎之後,直接在距離球門三十五米的位置起腳開炮!

    這一腳石破天驚。

    雖然被鮑爾撲出了底線,但卻提醒了德國隊不要輕易龜縮。

    不然遠射之王隨時可以教他們做人。

    半分鐘後,安卡雷利開出角球,在禁區內爭位置的陸陽突然衝到前點。

    幾乎符合了此前塞瓦略斯頭球的位置,蹭到了足球。

    足球跳出了一個巨大的弧線,追向球門後點。

    鮑爾人在近角,鞭長莫及。

    足球墜入網中。

    三比零!

    意大利隊狀態好的可怕。

    不過這顆球主要是靠運氣,就連陸陽自己在進球后,也都不斷搖頭傻笑。

    有一說一,他確實是想頭球后擺看能不能給隊友製造些機會的。

    誰曾想……

    但這個進球,也非常能說明問題。

    德國隊的中後衛絕對不是泛泛之輩。

    阿普爾可是曾經的世一衛,現在最起碼也是“之一”。

    身高一米九二、九三。

    舒伯特同樣是德甲最佳中後衛級別的球員,不比阿普爾差。

    身高也有一米九一以上。

    兩個超級高個子的高水準中後衛組合,竟然被意大利隊打進了兩顆頭球。

    而且科爾伯的進球,也是來自於塞瓦略斯的頭球中橫樑。

    說是三顆頭球也不為過。

    球員能力沒有問題,球員身高沒有問題,那是哪裡出了問題呢?

    “他們的角球防守、高空球防守戰術太古老了,一直沒有更新。”馬涅羅在場邊跟助手交流,“主教練和教練組過於新任球員的能力從而偷懶。”

    “而且德國隊整體跑動的意願並不強烈,他們習慣在倒球中尋找漏洞,缺乏創造機會的主觀能動性。”

    “德甲的球隊或許是千瘡百孔,能讓他們等到很多機會。但意大利隊,絕對不會給他們這樣的機會,高水準的俱樂部球隊也不會。”

    “在俱樂部,拜仁有羅貝里,這個問題以前暴露的並不明顯。但本賽季,他們創造機會能力的不足就體現出來了。”

    “國家隊方面,路德維希的攪屎棍跑動是幫助球隊創造就會的一大神器,可路德維希現在年紀這麼大了,跑動能力明顯下降,創造出來的機會數量也大幅度下降。”

    “科勒特是本屆德國隊最明智的一個選擇,他的長傳球和直塞是德國隊本屆賽事能夠走到現在的主要原因。”

    “無論是在阿森納,還是在皇馬,科勒特這一腳傳球一直都是他站穩跟腳最大依仗。”

    “雖然莫里奇有更多有點,有獨一無二的火箭傳射。但把莫里奇換成科勒特放在意大利隊,意大利隊的實力不會有太大的削減。科勒特是目前為止,最被大家低估的中場大師之一。”

    “或許只有失去了齊佐之後,皇馬球迷才能夠反應過來這一點。”

    看著助理教練疑惑的眼神,馬涅羅知道對方沒有聽懂。

    明明再說頭球丟球,怎麼突然跑到進攻能力不足了?

    “在沒有才華創造進攻能力的情況下,用跑動、速度也是可以創造機會的。路德維希就是最好的例子。”馬涅羅道,“但這種苦活兒,德國隊內卻沒有人願意幹。”

    “有些人想幹,但是體力不支持,有些人的位置不支持,還有些人是內心不支持。”

    “進攻跑動都不積極,防守跑動就更不積極了。而後防線就不得不在對手進攻過來的時候擴大防守範圍,填補隊友防守不積極帶來的漏洞。”

    “舒伯特和阿普爾這麼大個子,移動能力註定不可能是頂級,尤其是阿普爾年紀稍大一些,運動能力已經在下滑了。”

    “給了他們更大的防守範圍,而他們的運動能力又在下降,那麼他們的失位必然會變得嚴重。”

    “這幾顆頭球,並不是因為我們的隊員高空球能力有多強。畢竟塞瓦略斯一米八都沒有。”

    “而是因為我們的球員站位選位好,卡在了他們的防守薄弱地帶,沒有防守干擾!”

    “繼續這麼踢下去,我們還能進。”

    馬涅羅非常自信。

    但第四十三分種,科勒特就強勢打了馬涅羅的臉。

    德國隊固然存在一系列的問題。

    可他們也有一些固定不變的優勢。

    科勒特開出角球,腳法精準,足球直接鎖定斯蒂佩爾曼的腦袋。

    後者力拔山兮,一記頭球還以顏色。

    三比一!

    德國隊追回一球。

    而且同樣是用頭球。

    這就是他們擅長的了。

    坐擁兩個高個子中後衛,一個高個子中場梅爾坎,一個頭球高手施蒂勒,一個高個子攪屎棍路德維希,以及一個支點空霸斯蒂佩爾曼,他們的角球幾乎是全歐最強。

    面對任何球隊,他們都能通過角球、頭球破門。

    這也是德國戰車這幾年被稱之為“德國巨炮”的原因。

    上半場補時階段,正當所有人都以為比分固定的時候,科勒特再次展現出了驚人的進攻創造力。

    他直接長傳制導,在看似沒有機會的情況下找到了斯蒂佩爾曼。

    斯蒂佩爾曼扛著伯努利尼頭球回做。

    施蒂勒接球后嘗試過掉納吉,結果被納吉把足球踢飛。

    然而足球落到了附近路德維希的腳下,路德維希帶球一步趟入大禁區,隨後拔腳怒射。

    奧迪撲救,但無功而返。

    德國隊在五分鐘內連追兩球,展現了足球強國的底蘊。

    科勒特臨危不亂的表現,堪稱大心臟球員。

    意大利隊強勢歸強勢,但在陸陽位置不提前的情況下,很難限制住拖後的科特勒“小科飛刀”一般的精準長傳。

    這種踢法,讓意大利球迷們一度想起了馬涅羅。

    相比起莫里奇,科勒特更像那個開創了組織核心後置踢法的馬涅羅。

    比賽的勝負,依舊懸而未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