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繞半山腰 作品

第五十二章 攻取陽平關

    “當初容州城城牆不過七八丈,便已經讓我領兵駐步城下不得寸進,最後還是兵行險招,派主力兵馬截斷了夏軍糧道,這才能夠逼得夏軍出城。而如今,這武陵城佔地千萬畝,城牆高逾十數丈,雄偉無比。若是強行攻取,也不知要填上多少將士的性命啊!”

    他身後的一眾將領,聽聞伍子胥的感嘆,連忙抱拳道:

    “只需大人一聲令下,我大雲將士必奮勇當先,為大雲、為陛下奪取此城!”

    “大人,末將願為先鋒!”

    “這先登之功,末將有志收入囊中,請大人成全!”

    一眾驕兵悍將,士氣高昂,此時紛紛請戰。

    伍子胥聞言,此時卻是微微搖頭,沉聲道:

    “那可不行,若是麾下兵馬傷亡太重,陛下可是要追究我的罪過的……如今優勢在我,不必強奪此城。大軍先作勢佯攻,消耗夏軍弓弩箭矢!”

    眾將聞言,心中不免有些失落,卻也只能抱拳應是。

    其實此時伍子胥麾下,除去了攻取、牽制武陵府周邊州縣的兩萬兵馬,麾下不過七萬雲軍。而武陵府之中夏軍足有十萬眾,反倒是兵力佔優的一方。

    稍通兵法之人,想必都會知道,要趁著敵軍遠道而來,將士疲憊之時,用以逸待勞的兵馬出擊。不說擊敗敵軍,只要挫一挫敵軍的銳氣,那也是好的!

    可就算如此,也架不住此時這武陵府的十萬夏軍之中,有多半都是地方郡兵整編而來,戰力堪憂,實在比不上伍子胥麾下的雲軍精銳。

    再加上伍子胥的威名,在夏軍之中太盛,硬是唬得武陵府之中的夏軍不敢出城迎戰,就這麼硬生生地看著雲軍在城下安安穩穩地安營紮寨,排列軍陣。

    直到城下雲軍準備就緒,便聞激昂的軍鼓之聲陣陣而起。各營主將策馬而上,抽出腰間佩劍,斜指前方武陵城,朗聲喝道:

    “殺!”

    霎時之間,喊殺之聲響起,凜然殺伐之氣沖天而起,讓人聞之心中顫顫。

    軍中弓箭手拉動弓弦,伴隨著“錚”的聲響,箭矢攢射而出,烏壓壓地一片,朝武陵城攢射而去。

    城牆之上的夏軍將領,連忙急呼道:

    “盾兵持盾上前,弓弩手放箭回擊!”

    城牆之上的夏軍在數月之前,還只是負責維護地方秩序的郡兵,頂了天需要去剿滅幾窩匪類,又何時見過如此陣仗?

    望著城下來襲的雲軍,便有人臉上露出了驚慌之色。

    也就是得益於這段時間的日夜操練,以及夏軍將領親上城牆鎮壓,這些夏軍倒是還能夠維持住陣列。

    軍令一下,城牆之上略顯混亂,不少夏軍宛若無頭蒼蠅一般亂撞。盾兵持盾上前列陣防禦箭矢,卻因士卒驚慌,使得軍陣有些零散。

    雲軍箭矢而至,不少自軍陣空隙之中射入,城牆之上頓時想起一片痛呼悶哼之聲。

    夏軍將領又驚又怒,親自持盾上前,口中呵斥道:

    “列好軍陣,列好軍陣!要不然你,你身邊袍澤,都有危險!”

    便是在夏軍將領呵斥之下,城牆之上的盾兵這才如夢初醒,開始調整軍陣。

    與此同時,夏軍軍中弓弩手,亦是開始反擊,仰天拋射箭矢。

    雲軍那邊,秉持伍子胥嚴令,一看武陵府夏軍開始反擊,便當即後撤。

    夏軍箭矢如雨點一般落下,但一輪攢射之後,除了極為少數的幾個倒黴蛋,雲軍卻是少有傷亡。

    伍子胥登高望遠,看著雲軍的攻勢,以及夏軍如臨大敵,不計成本攢射而出的箭雨,不由滿意地點了點頭,沉聲道:

    “就這樣輪流進攻吧!”

    一旁的雲軍將領聞言,有些遲疑地道:

    “那大人,我軍何時開始強攻?如此佯攻,的確在消耗城中夏軍。但夏國在武陵府囤積了海量的軍械物資,就這樣下去,何時能夠拿下武陵府?時間一長,只怕桃園縣、慈利縣兩地夏軍精銳捨棄各州縣要地,死守武陵府啊!”

    武陵府之中的夏軍,與伍子胥麾下兵馬數量相比甚至還要多出一些來,再加上武陵府府城乃是西南大城,七萬雲軍顯然難以徹底困死武陵府。

    若是久攻不下,武陵府周邊地方駐守的夏軍精銳為了求武陵府不失,必然要齊齊匯入城中,憑藉堅固城池守衛了。

    到了那個時候,這武陵府便是如鯁在喉,使雲軍駐步於此,難以寸進了!

    伍子胥聞言,卻是輕笑一聲,朗聲道:

    “我武陵府這一次,並非主攻方向!若永州、興元府被攻下,夏國西南防線徹底崩壞。武陵府突出在外,必然難以久守。到時候等夏軍撤軍,我軍就如當初接受河池郡,輕鬆奪得武陵府,難道不好?”

    眾將聞言,頓時面露錯愕之色地看向伍子胥。

    倒不是別的,只是如今天下皆知,伍子胥乃是西南將門出身,與夏國當今皇帝有血海深仇,他花白的頭髮,便是因家仇一夜而白。

    往日伍子胥,雖然領兵沉穩,但心中那迫切攻滅夏國的心思,卻是也沒有隱藏。甚至他還想出了打通宜縣水道,順流而下直取夏國京師的激進策略。

    如今攻取武陵府之時一反常態,卻是讓一眾將領有些茫然不解。

    面對著手下將領的疑惑,伍子胥顯然不會做過多的解釋。

    能夠說出“日暮途窮,當倒行逆施”這種話的伍子胥,性子之中自然是偏激的,不可能輕易更改行事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