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繞半山腰 作品

第三十章 謹身殿奏對

    “若是如此,徵兵、糧草、兵甲,又要耗費良多。國庫空虛,只怕是難以為繼!”

    “那便在江南、關中等富庶之地加徵稅收,以防不測!”

    “賦稅之事,事關朝局穩定,應當三思而行,不可隨意攤牌,以免百姓心生怨懟啊……”

    “陛下,依臣之見,如今朝中各處緊缺人手,當務之急,應是儘快選拔人才,充實朝中。否則陛下之命,該由誰去督辦處理?”

    “……”

    雖然爭吵不休,但此時朝中眾臣所言,皆是專心為國謀劃,倒是沒有半點相互黨爭的意思。所以虞昭凌也便一直端坐在龍椅之上,一直沒有出言阻止。

    而就在這個時候,便聽到一名太監,小心翼翼地湊到了虞昭凌耳邊,輕聲低語了幾句,虞昭凌眉頭一緩,重重地咳一聲:

    “咳!”

    虞昭凌與其餘那些剛剛登基的皇帝不同,在老夏皇的鋪路之下,那麼多斬首、流放、抄家、貶為庶人的朝中官員,便是他自身威勢的來源。

    只是一聲咳嗽,殿中爭吵的眾臣,當即停了下來,恭順地站回了原地,低頭彎腰,等候著虞昭凌的出言。

    “朕身為皇子之時,久在軍中效力,很清楚每逢戰事之前,一應物資、糧草、軍械,都要準備妥當,方可確保戰事順遂!但這些東西,確實需要官吏督辦。”

    “所以朕認可司空剛剛之言,當務之急,應該是先選拔人才,充實朝中。雲國雖與我大夏敵對,但其科舉制度甚好,可為國提拔大量人才。朕有意,於今年仿照雲國之例,舉行科舉,招攬人才為國效力!”

    虞昭凌雙眼環顧在場眾臣一眼,沉聲道:

    “諸位大人,意下如何?”

    意下如何?

    殿中的眾多朝臣,基本上就沒有幾個是願意的!

    如今的察舉制度,舉薦、選拔人才,都地依靠朝堂百官出面。

    輕輕鬆鬆便能夠安排子侄、門人故吏上位,能夠更快地聚集黨羽,形成政治勢力,這難道不香嗎?非要多此一舉,搞什麼科舉!

    可昔日牽涉黨爭之中的那些同僚如今的下臣,還歷歷在目,讓他們這些人,又如何敢違逆虞昭凌的意思?

    “陛下英明,臣等並無異議!”眾臣幾乎是毫不猶豫,齊聲道。

    虞昭凌點了點頭,頭上的垂旒遮住了面孔,只聽到他平淡的聲音響起:

    “既然如此,便這麼決定吧。今年科舉,便放在八月,命司空梅崇主持!”

    雖已六七十的歲數,但精神依舊很好的司空梅崇當即快步走出,行禮應道:

    “老臣梅崇,謹遵陛下旨意!”

    看著殿中俯首帖耳的眾臣,以及幾乎毫無阻力的新政推行,虞昭凌心中忽然生出一絲感慨。

    當初朝中無論想要推行何種制度,那是千難萬難,無比滯澀,甚至最後大都淪為了諸黨派爭權奪利的藉口。

    父皇執政,想必是從未有過如此順遂的時候吧……

    虞昭凌幽幽一嘆,又對著眾臣叮囑了幾句,讓他們將其餘幾件事也著手準備準備,便讓他們退下。

    待眾臣離開謹身殿之後,不過一會兒,便又有宮中太監,領著一人走入殿中。

    馮處渾身風塵僕僕,走入殿中,當即俯身一禮,恭敬道:

    “臣馮處,拜見陛下!”

    來人,正是這新晉一品繡衣指揮使馮處。

    自從接過虞昭凌調令,以及金陵城中繡衣使局勢變幻的馮處,心中一直略有不安。

    自江城府歸來的一路之上,他是星夜兼程,片刻不休,不過短短數日的功夫,便自江城府趕回了金陵城中。都未曾稍作梳洗休息,他便匆匆來到皇宮之中,拜見虞昭凌。

    看到馮處的到來,虞昭凌臉上微微緩和,點頭道:

    “你總算回來了,朕見到你,心中才不由鬆了一口氣!”

    “雲國密探,如今越發猖狂囂張。此前朝中各處衙門、官署,竟然都被他們滲透了進去,就連繡衣使也不例外!繡衣使執掌國中內外情報,更身負搜捕、對抗雲國暗探之職,事關社稷安危,是緊要無比!”

    “朕除了交給你,實在沒有其他更合適的人選了。”

    說到這裡,虞昭凌臉上不由得再次陰沉了下來。

    其實本來這個位置,是應該交代他妹妹虞瑛瑤手中的,只可惜現在是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