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繞半山腰 作品

第292章 朝中安排

    不過當今陛下,亦是有著御駕親征,一舉擊潰黎朝十萬大軍,攪得夏國境內不寧只得回軍防守的軍功戰績在身,並非是什麼未經戰事的皇帝,所以一眾臣子也不會立即出言反駁。

    依舊是老太尉陶艾上前一步,出言問道:

    “陛下,為何不調兵前往石城郡駐防?”

    蕭承聞言,眉頭一動,道:

    “不用!”

    在殿中的眾臣,那忠心值都是得到過金手指的認可的,蕭承自然也不會有所隱瞞,當即道:

    “朕剛剛已經下了密旨,令程不識部於秋收之前,攻入江陽郡,盡吞江陽郡、象州郡、安順郡西南三郡之地!雖如今,駐防三郡的夏國精銳邊軍,已然抽調一空。但三郡之地廣闊,其手下六萬兵馬,不足以駐防各地。三萬大軍調入其麾下,方有足夠的兵馬數量!”

    之所以在是卡在了秋收之前,是蕭承從粘杆處的情報之中得知,夏國想要將這西南諸郡的爛攤子扔給雲國,在撤走地方官府之前,夏國也打算將當地糧食盡數搜刮乾淨。

    與其等著夏國那邊安心佈下釘子,不如現在出兵,打斷夏國的計劃。

    眾臣聞言,頓時神色各異。

    有朝臣,此時忍不住站出來道:

    “陛下,如今夏國西南六郡,一片殘破,民生凋敝。出兵奪下,只怕……”

    兵部庫部司郎中時成文,卻是當即反駁道:

    “西南六郡,自夏國立國之後,便一直歸其治下。六百年統治,正統之名已然深入人心。若不趁現在西南百姓,因為兵亂、瘟疫之事,對夏國朝廷尤存怨懟之時吞併,並廣施恩惠,日後等夏國回過勁來,只怕就徹底錯失這大好時機了!”

    這時成文,蕭承對他的印象很深。

    陰陽家弟子,和汪曉一樣,喜研習兵事。是第一屆科舉進士,也是蕭承手下第一個多屬性過八十的此界人才。

    此時他的言論,也正是蕭承之所以要這個時候出兵西南的原由所在!

    百姓淳樸,民意很容易便被人改變。只要等夏國緩過勁來,派大臣前來砍幾個替死鬼,宣洩一下百姓的怨氣,再稍稍賑濟一下,這民意也就徹底扭轉過來了。

    若不能趁此時機吞併西南,今後只怕再動手,就要花費更多的代價了!

    這番原由,再加上蕭承的態度,倒是很容易就能夠說服群臣。

    陶艾繼續問道:

    “那還有兩萬禁軍呢?陛下調往秀山郡大營,可是防備黎朝?”

    蕭承聞言,忽然嗤笑一聲,哼聲道:

    “防備?不,黎衛寧此人,前倨後恭,心口不一,實乃小人。這受朕冊封,剛不滿半年,便毀了賜下的印璽、王袍,這般重罪,豈能輕饒?”

    說到這裡,蕭承頓了頓,冷聲道:

    “等邕江之危一解,擢升楊大眼為安南將軍,領兵攻黎,誓破王都升龍府!”

    眾臣此時才明白,當今陛下這是自信到石城郡、邕州之地,一點問題都不會出現。他心中此時,已然在想著攻入夏、黎兩國之中了!

    陶艾聞言,嘴唇一喏,朝身邊眾臣看了一眼,然後方才小心翼翼地道:

    “陛下可是又打算,御駕親征?”

    蕭承聞言,頓時露出遲疑之色。

    見他如此神情,眾臣心中頓時為之一提。

    蕭承斟酌片刻,卻是略帶一絲惋惜地搖頭道:

    “還是不了!”

    這幾日的奏摺都多得批不完,要再去前線浪上一圈,固然是一時玩痛快了。但回來之後,那積壓如山的奏摺,能讓他煩死!

    聽到蕭承的否定之言,眾臣卻是不由得長舒一口氣。

    當今這位陛下,不知如何修煉出一身驚世駭俗的武功,古往今來少有像他這般修為的皇帝。這武學修為一高,便難免大意傲然,覺得世間再無可以傷害到他的東西。

    當初御駕親征,朝臣沒有拗得過他,讓他去了。結果一個沒看住,蕭承直接就敢領著千餘騎兵殺入夏國境內,攪得翻天覆地。雖事後無恙,但眾臣想來,難免心慌後怕不已。

    若是再來這麼一次,別的人不說,這年紀大了的老太尉陶艾絕對第一個承受不住!

    蕭承看著眾朝臣,沉聲道:

    “諸位卿家也不用過多擔心,石城郡那邊,伍子胥帶去了近萬的兵馬,再加上原本駐防的兩萬多邊軍,憑藉經營多年的營寨城池,足夠應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