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繞半山腰 作品

第十二章 考成法與科舉制

    張紘此時眼睛一亮,心中越發熱切起來了。

    考成之法,對於他這種有心辦事的年輕官吏,那是求之不得啊。一些尸位素餐,圖居高位的老油條們,還是儘早給年輕人讓路吧!

    再說了,這明眼人都能夠看出來,這考成法,顯然是當今陛下今後在朝堂之上大力推行之事,若是自己能夠將這差事辦好了,那可是入當今陛下眼的機會啊!

    張紘不需多想,當即俯身一拜,躬身道:

    “臣,必不負陛下重託!”

    蕭承點了點頭,示意張紘退下。

    這考成之法的推行,就算是成了一半。

    不過考成法一事,百官畢竟不好明著反對,頂了天拖拖後腿,最後並不會影響大局。而蕭承讓東廠花費了那麼多人力物力,自然不僅僅是為了這件事。

    蕭承蘊釀一番情緒之後,再次開口道:

    “朕親自視政,雖未有多長時間,卻也時常對一些朝政要務感到棘手,便也越發覺得賢才的重要性。朕思來想去,覺得是應該向天下徵召賢才了。”

    殿中百官,聽到蕭承說的是這件事,卻是來了精神。

    當今天下,諸國大同小異,朝堂吸收人才的策略,乃是舉薦制度。

    有朝廷規定,由各地官員搜選人才的察舉制度。也有皇帝或是高級官員直接聘請布衣百姓,擔任官員的徵辟制度。

    對於百官來說,為朝廷舉薦人才,一方面能夠完成朝廷人物,獲得獎賞。另一方面,對於他們鞏固自己的人脈勢力,也是大有益處。

    如此好事,他們怎麼能夠不來勁?

    這舉薦之法,照蕭承的眼光,自然是頗顯落後。但其實放在當今背景之下,倒是也算說得過去。

    畢竟優秀之人,都是相互吸引的。賢能之人的好友師門、看重的弟子晚輩,自然也有些本事的。從這些人中挑選人才,朝廷每年選拔人才所需花費的財力物力,顯然會少上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