灃水森 作品

第62章 探訪周芸

    女人上下打量了一下他,微微地向他點了點頭,然後欠了欠身子、向後退了一步。

    走進客廳,一張周恆祥大校的海軍戎裝照片映入到他的眼簾,照片上的周艦長英姿颯爽、氣宇軒昂,他筆直地站立著,身後就是威風凜凜的“南川”號導彈驅逐艦。

    他坐到了客廳的沙發上,她倒了一杯水,他禮貌地喝了一口,眼睛看向牆上週艦長的照片,她的目光也看向那張她每天都在看的照片。

    她久久地凝望著,眼神充滿了思念和哀傷...

    “我是量子研究所的劉翰洋,想找周芸瞭解一下週艦長。”

    提到周艦長三個字,她才把目光緩緩地從照片上移了下來,他知道,自己的開場白過於直接,但他實在不忍心長時間打擾她,他頓了頓,“是工作需要。”

    “周芸是首批空間航天運輸器的飛行員,最近訓練的強度很高,應該還在受訓。”她的聲音很小、很柔。

    提到空間航天運輸器,劉翰洋想到了月球上儲量豐富的氦-3,想到了世界主要國家不遺餘力地大力發展的可控核聚變技術。

    隨著量子技術的發展,世界主要大國在可控核聚變技術上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儘管只是實驗室層面的技術進步,但這一清潔而幾乎是無限的能源仍具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間。

    可控核聚變的技術原理是從鏈式反應的後端環節開始,即從氦-3聚變為氦-4,由於這個環節不會釋放出強烈的中子和伽馬射線,因此,比傳統聚變反應相對來說要清潔、高效和安全得多。

    在全球面臨從化石能源到循環清潔能源更替的大背景下,可控核聚變技術被認為是人類向外層空間進軍的工業號角。

    而氦—3便是可控核聚變的理想原材料,堪稱新時代的工業血液,但地球上的氦—3儲量卻非常稀有,已探明的儲量不足500公斤。

    於是,世界各國將目光紛紛投向與地球近在咫尺的月球。

    據不完全統計,月球氦—3的資源儲量是地球的總量的近乎150萬倍,可持續供人類使用長達1萬年之久。

    要想開採月球上的氦—3,地月之間往返的空間航天運輸器就成為了主要大國技術突破的重中之重。

    以m國和z國為代表的先進國家亦在太空空間技術上展開了激烈的競爭,位於第二梯隊的r國、e國、d國等國緊隨其後,於是乎,一批先進的空間航天運輸器相繼研發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