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一點 作品

343 《sugar》mv拍攝,蹭飯準備

    曹軒還好,畢竟是老闆,左手倒右手,大概走個過場就行。

    胡婧雖然是老闆娘,但畢竟沒有股份,而且是公司一姐,片酬多點少點無所謂,主要是得給繁星探索出一個合作模式,為後面的藝人做示範。

    他們兩口子不用把錢分的太清,但是人家其他藝人不能不分清楚。

    但是給多給少,既保證公司利益的情況下,又讓藝人滿意,這是門學問,裡面的火候分寸得慢慢掌握。

    所以讓胡老闆娘出來先趟雷,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她名氣最大,繁星藝人中發展勢頭最猛,可以給繁星一個參考,讓公司對繁星藝人在名氣咖位大小的各個階段的待遇等方面進行揣摩瞭解。

    最關鍵的是,隨便折騰,不用擔心這個臺柱子因為待遇而不滿跑路。

    因為胡老闆娘看不上這點東西,繁星內部戲片酬,100塊還是100萬對她來說沒有任何區別。

    曹軒和胡婧加起來是800萬,陳可欣的導演費是150萬+50萬紅包浮動,出價不低,但還在曹軒接受範圍之內。

    三個人加起來就是1000萬,再加上其他演員的片酬以及製作費用,《男人戀愛時》的成本大概是1500~1800萬。

    按照製作方分成總票房35~40%計算,《男人戀愛時》電影票房起碼要4000萬以上才能夠本。

    這個難度不小,《男人戀愛時》到時肯定以內地票房為準,而原時空2003年內地票房排名第一的《手機》也不過5300萬。

    當然,2003年市場疲軟主要因為非典的緣故,如果能避開非典,4000萬以上的目標未必不能衝一衝。

    另外,電影能賺錢的不止票房,還有其他渠道,比如海外版權售賣,電視和dvd版權運作,當然還有一些商務合作,如贊助費和廣告植入。

    不過這些的利潤很虛,有的操作好了很賺,甚至要遠遠超過票房收益,有的一毛錢沒有。

    不管是票房還是版權運作,得等電影成品出來再說,否則曹軒也不敢保證能有多少利潤。

    但是,商業合作就全靠個人本事了。

    在電影開拍之前,他給電影拉了不少贊助費,抵消了不少成本。

    比如女主的工作,從原版銀行職員改成了移動營業廳業務員。

    很明顯,正在和移動討論代言的曹軒,先給電影拉了一筆200萬的植入,代價就是女主工作換了,並且移動大logo多次出場。

    還有百事、七匹狼、諾基亞以及一些曹軒熟悉或者合作過的企業,或多或少在電影裡軟植入了一波。

    就這麼說吧,為了拉廣告,曹軒專門弄了專職小組,在不影響劇情的前提下,能賣的廣告位都賣。

    甚至女主父親住的醫院,男主父親開的公交車,也都對外招廣。

    託這些年繁星劇貼片廣告的福,繁星和各大廣告商很熟,喪心病狂的推薦下,雖然不至於全部賣了,多少還是有些收穫。

    連同移動在內,最後植入廣告還有贊助費,就差不多逼近400萬。

    如果曹軒和胡婧片酬不算成本的話,再抵上這近400萬。

    《男人戀愛時》這部電影的成本也就幾百萬上下,或許賺不了大錢,但是也不至於虧本。

    不過相比於賺錢,曹軒更看重的是電影帶來的其他利好。

    最直接的就是,《男人戀愛時》如果成功,將會補上他、胡婧以及繁星最後一塊缺陷。

    曹軒進化為影視歌三棲藝人,胡婧也開始追上其他三小花旦,繁星擁有製作電影的實力,向行業龍頭的目標更進一步。

    陳可欣拿到定金,很快帶著人來到內地,然後再看了部分演員之後,進行選址選景等前期籌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