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一點 作品

213 流行歌壇領軍人物的擔當,曹軒贏麻了

    不要以為頒獎典禮就沒油水了,企業贊助、歌手經紀公司公關、歌迷門票等,都是紅彤彤的小票票。

    而且獎項的名氣做大了,有影響力了,錢更多,對單位也是個政績。

    所以,內地野雞獎一個跟著一個,不是沒有原因的。

    歌壇繁榮,隨便都有肉吃,大家都來搶著分羹,求名求利。

    後來歌壇一涼,沒了好處,除了平臺家大業大,需要強調門面和相關軟件含金量,其他人根本懶得弄。

    當初剛出道時,一些歌壇頒獎禮曹軒還會參加,拿獎刷資歷。

    但現在隨著歌壇地位愈發高,他不再需要一些野雞獎項往臉上貼金,另外也是確實忙,實在走不開。

    所以,除了偶爾還人情捧個場,現在曹軒基本上很少去頒獎禮現場。

    也就是tv—mtv音樂盛典,要賣央視面子,還有臺省金曲獎,說這次大獎拿,而且要給去年圓個場,否則曹軒都不一定去臺省。

    曹軒不去,但是其它歌壇大腕還是挺給面子的。

    他們一般工作就是演出、製作專輯、演唱會等,檔期相對要清閒一些,只要有獎拿,一般情況下都會捧個場,多少是個榮譽,還能得個曝光。

    這次的頒獎典禮也挺會玩,在四家網站舉行了一部分獎項由網友投票,獲得關注和大眾參與度。

    但是也因為如此,4月29日頒獎典禮當天發生了2001年十大娛樂新聞事件——田震摔話筒。

    其實事情並不複雜,最佳女歌手投票,田震第一,按照規則理應獲獎,但是當天田震因為檔期原因,沒空過來。

    於是主辦方為了不空缺,直接聯繫了第二名娜英,把獎頒給了她。

    但是萬沒想到,頒獎當天,田震想這是網友投票,又聽說還有歌迷到場,自己不去大家失望,就臨時坐飛機趕往頒獎禮現場,然後就看到自己的獎沒了。

    其實這事換成一般的頒獎禮,田震不來,主辦方為了好看,頒給別人,大家可以理解。

    但關鍵這次是網站公開投票,獎定死了就是人家田震的,她不來,你可以不發,但給別人就是耍田震和所有投票的歌迷,這也是田震最憤怒的一點。

    田震脾氣一急,在領取十大金曲歌曲獎的時候,直接炮轟主辦方,拒絕領獎。

    期間主辦方三次想要關閉話筒聲音,但在現場歌迷的鼓譟之下不得不打開,田震噴完主辦方之後,把話筒放在了旁邊的禮臺上,轉頭就走。

    是後來媒體為了標題醒目,來了一個田震“怒摔話筒”。

    當時最尷尬的主辦方,還有領獎的娜英,坦白說,她算是受到了無妄之災,獎拿在手裡,領不領都是壓力。

    最後來了一句,“也許我是最幸運的,但我不是最好的”,先把自己從這事摘乾淨。

    事後的表演時略帶哭腔,讓很多歌迷心有不忍,算是把這場風波躲了過去。

    這場“田震摔話筒”風波一度鬧得非常大,這幾年內地的歌壇頒獎禮確實分豬肉太嚴重,歌迷記者深受其害,早就有所不滿。

    田震這次算是找到一個宣洩點,大家瘋狂吐槽主辦方。

    各路歌壇大腕,也被記者追著採訪,特別是田震和娜英兩個當事人。

    田震沒再發聲,但是她背後的公司硬剛主辦方,甚至要把官司打到上面,娜英這邊是她經紀人出面,觀點還是甩清關係。

    作為時下內地流行樂壇領軍人物的曹軒,自然也被記者盯上。

    曹軒本來不想沾手,但是記者一口一個行業領軍人物,讓他不得不表達一下態度。

    人要是到了行業的一定高度,哪怕不想出頭,有些事情也不一定能躲開。

    而且話說回來,你發聲,雖然會得罪一些人,但同樣會得到一些人的支持,會奠定和擴散你在行業內部的影響力和地位。

    當然,有些話對行業有益,對社會有益,那該發聲就要發聲,有些對行業有利,但對社會無益,該閉嘴就閉嘴。

    例如“演員是高危職業”,從行業角度,你說這話是替從業人員說話,但是於社會角度,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演員“高危”,哪個職業不“高危”,演員還有高收入,普通職業有什麼。

    即便要發聲,也是為底層演員發聲,一年收入幾十萬的藝人肯定不包括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