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未時 作品

第九十一章:國公震撼,許清宵之計!

    數道聲音同時響起,幾乎安國府所有人都開口,惡狠狠地盯著李範。

    這一刻,年紀輕輕的李範,明白了一個成語,大勢已去。

    看著滿臉委屈的李範,許清宵心情莫名更好了,當下許清宵道。

    “既然如此,那學生也就不好推脫了,不過還是事先聲明,嚴師出高徒,若真拜師了,吃苦挨罰,諸位莫要生學生之氣。”

    許清宵還是強調一句,反正話說到這裡了,你們自己選,到時候真打起來了,你們可別心疼的要命。

    “自然。”

    “放心,許兄弟,保證不會生你氣,你要是打不動,喊我來,我來打。”

    李兵不愧是親爹,怕許清宵一介書生,打起來不得勁,想自己來。

    “無妨,無妨。”

    許清宵微微一笑,而安國公繼續詢問第三件事情。

    “那第三件事呢?”

    他好奇道。

    “第三,便是遇人不淑,範兒天資聰慧,即便是不再寵溺,也有嚴師教誨,可他命中會遇到一些不良之人。”

    “所謂近朱則赤,近墨者黑,一個人無論他天賦多好,可身邊人都貪圖享樂,不思進取,那這個人也會被逐漸同化。”

    “尤其是範兒年齡也不小了,身邊自然有不少朋友,若是還與他們在一起陪玩,只怕大器難成。”

    許清宵回答道。

    眾人再次認同這個觀點,尤其是這些女子,更是認同許清宵這個觀點,自己相公本來不去喝花酒,但身邊人都去喝,他們不可能不去。

    “這個好辦,以後不允許他們跟範兒玩。”

    “對對對,不讓他們跟範兒玩了,我也感覺得出來,範兒其實挺聰明的,但天天跟著一群不思進取的頑童在一起,怎麼有心思向上?”

    “說的對,以後不讓他們跟範兒玩了。”

    眾人如此說道,安國公也跟著開口。

    “清宵侄兒,你覺得這樣行不行,老夫從今往後讓這些人不準碰範兒,可否制止?”

    安國公問道。

    “不。”許清宵搖了搖頭,回答道:“自古以來,堵不如疏,再者國公日理萬機,怎可能一直防範?學生認為,範兒身邊的朋友,應該也是國公的一些好友後人,不如讓他們一併前來,我一一教化。”

    “如此一來,人人向上,而範兒也能脫穎而出。”

    許清宵開口,說出自己的想法。

    此話一說,李範愣在原地了。

    好傢伙,這是要一鍋端啊。

    而在其餘人眼中,卻是別樣一番姿態,如同聖人一般,尤其是安國公,更是極其讚歎。

    讓大家一起過來,一起學習,一起好好讀書,就算讀不成什麼大儒,最起碼有個好底子,以後進了兵部,也是一件好事啊。

    真上陣殺敵,難道就不心疼嗎?戰場無情,死了就是死了。

    再者自己孫兒有大儒之資,跟他們在一起學習,必然是名列前茅,到時候自己豈不是可以耀武揚威了?

    到了他們這個年齡,拿以前的戰功來吹噓沒有任何作用,能成為國公王侯的,那個沒有戰功?

    所以平時聚在一起,比的就是誰說話聲音大。

    比後代?死活不比,畢竟這些後代都是從軍,跟他們比完全比不了。

    可現在不一樣了,大家的孩子一起上學,我孫子比你孫子強,這不就可以炫耀了嗎?

    好!好!好!這主意好啊。

    “清宵侄兒,當真不愧是萬古大才,竟有如此之精神,今日,必不醉不歸。”

    “清宵侄兒,老夫現在寫一封信,告知這些好友,想來他們也必會答應。”

    “來來來,你們陪清宵侄兒好好喝幾杯,老夫去寫信了。”

    安國公很激動,他立刻起身,要去書房寫信,這事必須要通知好來。

    “爹,與其寫信,不如你設宴,邀請他們帶著兒孫一起過來算了,孩兒現在讓人去準備好宴席,也算是招待清宵兄弟。”

    有人開口,這般建議道。

    “行!這個法子好,去請,去請,都請過來。”

    安國公點了點頭,隨後看向許清宵道:“清宵侄兒,這樣也好,免得你待會跑來跑去,一同喊過來,也讓你認識認識人。”

    安國公笑了笑,緊接著看向李兵等人道:“你們還不把其他孫兒喊來?一起讓清宵侄兒看看?錯過這個機會,以後就沒了。”

    他提醒了一句,頓時國公之子的夫人紛紛起身,趕緊把自己兒子抓來。

    眾人忙成一團,許清宵則靜靜坐在位置上,至於李範幾乎是咬牙切齒地看向許清宵。

    然而許清宵回以一個微笑,他希望李範繼續保持這個樣子,等自己安頓下來了,看他還咬不咬牙。

    不過突然搞出這麼一出,並不是許清宵當真去報復一個熊孩子。

    實際上許清宵是再建立自己的人脈。

    來京都時,遇到這群熊孩子攔路,許清宵就意識到一件事情,三代教育問題。

    後來詢問周景安一些事情,也證實了自己的想法。

    大魏王朝,自靖城之恥後,武將的地位瞬間攀升,武帝七次北伐,雖然沒有徹底根除蠻夷之禍,但至少也洗刷了部分恥辱。

    最起碼蠻夷暫時不敢來犯。

    可七次北伐,打光了大魏的國庫,甚至動搖國本,大魏幾乎不可能繼續北伐了。

    有時候很多事情,不是人為可控,而是國家意識形態控制,用比較深奧點的話來說就是,國運。

    當國家上上下下集體想要打仗的時候,那麼這個時候國運將會空前盛大,一旦征戰,幾乎勢如竹破。

    可眼下的大魏,百廢待興,百姓們現在不需要打仗,只想吃飽肚子,只想過一過安穩的日子,等恢復如初,再打也能接受。

    不然強行要打,贏了的意義是什麼?

    我們報仇了!我們贏了!耶!

    就這樣嗎?

    任何戰爭都是有目的性和利益性,國家富裕,百姓安康,再興北伐,為的是大魏國威,為的是國際地位。

    現在北伐,無論輸贏,大魏都將成為最大輸家,因為仗打完了,大魏也沒了,這一點武官們不可能不知道。

    可他們依舊爭著要去北伐,說到底還是地位問題,可以不去北伐,但不可以不提,因為一旦確定不北伐了,武官地位直接削一半。

    所以這些國公王侯,其實一個個都很惆悵,他們找不到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

    唯一的辦法,就是讓自己後代進入朝廷,入文職,當文官,哪怕當儒官也行。

    可問題來了,請的一些老師敢教這些國公後人嗎?

    先不說家庭背景各種因素,真要是請儒家人來教,他們怕不怕?給你灌輸一點,你父母爺爺都是一些粗鄙之人,禍國殃民。

    你受得了受不了?

    所以他們既希望自己後代不要繼續入武官,好好讀書,又不希望讓這群儒官來教。

    儒者無私他們信,真請一位大儒來教,肯定不會帶有偏見,但問題又來了,人家憑什麼教你?你朝堂上罵我如豬狗?我私下教你孩子學習?

    我他孃的是大儒,不是聖人。

    就算真出了一位這樣品質無私之人,可儒家有許多東西就是與他們現在所做的事情不符合。

    言傳身教,言傳身教,自己孫子天天學習儒家仁愛,而自己天天囔囔著殺他娘,殺他娘全家,請問這合適嗎?

    可現在不一樣了,自己是誰?自己怒懟朱聖一脈,跟儒官先天站在了對立面,而自己又有才華,人稱許萬古。

    自己來教這些頑童,這幫國公王侯是不是感覺非常合適?

    有才華,有能力,而且不是跟儒官一脈,甚至都不是朱聖一脈,這簡直是上天送來的寶啊。

    所以許清宵完全相信,安國公願意把自己孩子交給自己。

    為人師也,如其父母。

    天地君親師,這是儒家思想,大家都能接受,自己是這幫孩子的老師,等同於自己就是半個父親了。

    這人脈關係可謂是瞬間牢固,只要自己不犯下天大的錯誤,真要在朝堂上做錯了點事,大家都會幫忙說幾句話。

    再者自己以後在京城中做點什麼別的事情,也是如魚得水。

    但想要做到以上這幾點的前提就是,自己得好好教這幫學生。

    許清宵沒教過人,但也懂得一些道理,教出一幫三觀正的學生沒有任何問題,教出大儒或許真有困難。

    可換句話來說,安國公等人當真相信自己能教出大儒嗎?

    也當真相信自己孩子有大儒之資嗎?

    真成了大儒,意外之喜,地位更加穩固。

    沒有成為大儒,只要好好學習,七品明個意不過分吧?也是讀書人啊,以國公府的人脈,讓你入朝當個大官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總而言之,這件事情絕對是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而與此同時。

    安國公依舊是去了書房,他寫信邀請其餘國公和王侯。

    書房當中。

    安國公認真書寫著一些東西,他很認真,一旁的李兵則在研墨。

    待書信寫完後,安國公有些認真道。

    “兵兒,你親自去通知,這封信務必要送到他們手中,讓他們看,看完之後收回,明白嗎?”

    安國公認真道。

    “孩兒明白,只是父親,範兒當真有大儒之資嗎?”

    李兵有些好奇道。

    然而安國公搖了搖頭,深吸一口氣道。

    “範兒能不能成為大儒,爹不清楚,但爹知道的是。”

    “許清宵,當為大魏第一才啊。”

    “我大魏可能真要迎來新的繁榮。”

    “這許清宵,值得深交。”

    安國公開口,他對許清宵的一番評價,讓李兵驚愕了。

    自己父親乃是國公之首。

    平日可從不會誇讚別人。

    即便是誇讚,也不會如此誇讚。

    “行了,去吧。”

    安國公說道,後者點了點頭,立刻跑去送信了。

    ---

    去忙婚禮的事情了,還要跟司儀彩排,懵圈,一個下午刪刪減減不少東西,最後談好了,我上場就說一句,感謝各位來賓不遠千里到來,非常感謝大家,大家吃好喝好。

    恩,意簡言駭,直至大道。

    待會還有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