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護衛 作品

第494章 備戰

    只是,以漢軍諸侯的強勢,他們有可能會談和,進行賠償嗎?

    完顏宗望近日一直在觀察外城的情況,他隱隱察覺到外城的平民在有組織地構造防禦工事,在街道上佈置拒馬、沙袋、磚塊。

    如果說之前的平民只是自發地抵抗金兵,那麼現在的平民背後,有一群人在指揮他們。

    東漢諸侯們發動平民參與戰爭的能力極強,平民利用的好,也可以發揮奇效。

    完顏宗望心中惴惴不安,他已經意識到守軍在固守,同時在積蓄力量進行反攻。

    城內守軍不再與城外的金軍談判,或者說雙方的談判已經破裂,唯有刀劍相向。

    “他們在訓練保甲民兵,城內百姓對我們頗有怨言,我們不能坐以待斃!”

    終於,完顏宗望看破了漢軍諸侯的戰略。

    開封城民心可用,這是一股令金軍害怕的力量!

    完顏宗翰說道:“不如摧毀外城,殺盡城中百姓。”

    金兀朮搖頭:“屠城會有失民心,難以服眾,將來不好入主中原。”

    完顏宗翰不以為意:“對於抵抗者,只有屠城,才能威懾剩下的宋軍。”

    金兀朮還是不同意。

    金軍將領之中也分成兩派,爭執不下。

    西路軍曾經被宋軍在太原被擋住九個月,所以主張屠城,瓦解宋軍的抵抗意志,而東路軍則普遍主張懷柔,以便將來入主中原。

    最終,完顏宗望拒絕了西路軍屠城的提議,選擇以常規的方式攻打內城。

    “將床弩搬運到城內,進行巷戰,同時繼續派出使節,向其施壓,要求守軍投降。否則,我們放火燒光外城,將外城夷為平地。”

    完顏宗望帳下有一群偽王級以上的武將,對金軍的戰鬥力有信心,做好了強攻的準備。

    宋軍陣營還在有條不紊地操練兵馬,以漢軍主力守龍津橋等幾處重要的地方,與金軍在外城進行拉鋸,爭取時間,同時打擊金軍的士氣。

    開封城外,宋徽宗第九子趙構受命為天下兵馬大元帥,宗澤、汪伯彥為副元帥,宋帝令其率河北各地兵馬救援開封,但趙構移屯大名府,避開金軍兵鋒,始終不敢向開封進軍。

    副元帥宗澤只好獨自領兵支援開封。

    期間,宗澤發書給北道總管、河東北路宣撫使、知興仁府,請求合兵救開封,但這些人認為宗澤狂妄,不予理睬。

    天下兵馬大元帥趙構也並非完全沒有派出援軍,他的主力不敢向前,卻分出了一支偏師,令元帥府前軍統制劉浩,南趨濬州、滑州方向(大概在三國時期的黎陽、鄴城附近)以作馳援開封的疑兵。

    滑州侍御林一帶,一支隸屬於劉浩部的三百人騎兵小隊馳騁,帶隊的武將不過二十餘歲,沉厚寡言,奉劉浩的命令,前來偵察。

    據說國都汴京已經為金軍所圍困,河北兵馬距離汴京不遠,天下兵馬大元帥趙構聚集了大量義軍,卻猶豫不前。

    一個斥候騎兵急報:“大人,前方有一支金軍!”

    年輕的武將聲音低沉而肯定:“殺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