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星LL 作品

第1144章 超空間的秘密

    弄來了觀測數據之後,陸舟花了整整一天一夜的時間,將這些數據幾乎翻了個遍,然而依然沒有從中發現關於奇異滴的蛛絲馬跡。

    “從珈藍文明的記憶中可以推斷出,掌握奇異滴的高等文明姑且稱之為‘虛空’文明,應該是掌握了某種超空間技術,能夠讓物質和信息以突破光速的界限傳播。”

    合上了手中的筆記本,陸舟揉了揉有些酸澀的眉心,有些頭疼地自言自語道。

    “可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超光速。

    說起來似乎很容易,可以說是各種科幻大片的標配了,然而事實上,想要做到這一點卻難如登天。

    和可控聚變這種早在幾十年前就被物理學家證明是行得通的技術不同,對於如何讓物體超光速移動這件事情,不但連想象力豐富的高能物理學家都想不到該從哪個角度去實現,甚至還從理論上證明了它是不可能的。

    關於這個理論,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末。

    早在1992年,保守民間學者評頭論足的史蒂芬·霍金教授,就通過數學的方法證明了,在廣義相對論中,如果空間的拓撲結構在一個有界的區域內發生了變化,那麼在這個變化所發生的時空範圍內存在閉合類時曲線。

    翻譯成大白話就是,在廣義相對論中,蟲洞這種東西是違背因果律的。(但非常有意思的是,相對論的創作者愛因斯坦卻是支持蟲洞理論的,並且提出“它是連接宇宙遙遠區域間的時空細管”。可見即便一個人總是正確,也絕對不乏持反對觀點者,而類似的例子亦是不勝枚舉。畢竟學術不是服務於權威,而是服務於真理的。)

    根據珈藍文明的記憶,他們實現超光速航行以及通訊的方法,是利用恆星系統與恆星系統之間的引力紐帶即一種天然形成的類似於超空間航道一樣的東西,來實現恆星系之間的超光速移動。

    從抽象的意義上來看,這似乎是與愛因斯坦的理論契合的。

    至於具體的原理,在那段記憶中並沒有提到,陸舟也只通過有限的知識和隻言片語的信息,做出一些可能的假設。

    比如,龐大的引力場在更高的維度上撕開了一道裂縫,通過特殊的方法進入了這個裂縫,就能實現恆星與恆星之間的移動。

    說的形象點,就像是下跳棋一樣。

    但無論它是基於怎樣的不被人類文明知曉的物理定理而成立的技術,都只能將其歸結於宇宙本身的奇蹟,而非人為創造的奇蹟,頂多是一群聰明人利用了它。

    然而“虛空”文明就不同了。

    陸舟非常理解為什麼議事大廳內的眾人如此恐慌。

    不只是人造奇異滴,還有那完全無視超空間航道的移動以及通訊的跳躍方式,無論是哪一條,都是以他們的技術根本無法做到的,甚至連理解都理解不了。

    “……可問題就在於,如果這個廣播是面向全銀河系的,並且通過某種辦法讓引力波無視了光年為單位的距離尺度,沒道理地球上一點‘聲音’都聽不到吧?”

    難道是廣播已經結束了?

    還是說,正如他最初猜測的那樣,關於那段廣播以及珈藍帝國的一切,都埋葬在了時間的長河中,而他看到的可能只是一段比他想象中還要遙遠的過往。

    食指在桌上輕輕的敲著,陸舟終於搖了搖頭,將合上的筆記本塞進了抽屜裡,然後從椅子上站起身來,掏出手機給王鵬打了過去。

    “喂?”

    “送我去一趟金大。”

    “收到。”

    ……

    十萬獎金。

    對於一名學生而言,可以說是一筆鉅款了。

    不,何止是學生。

    按照金陵的平均工資,就算是一般工薪階層,也夠忙活一整年不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