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火酒頌 作品

第3302章 不太正經的動機

 按理來說,選擇水球的人就算再能跑,早晚也有體力耗盡、被抓住的時候,自身武器又缺乏攻擊性,輸面實在太大了。 

 可如果水球的水中摻了一點洗衣粉呢? 

 當擂臺上灑滿大量洗衣粉水的時候,選擇水球的人沒有再逃跑,在敵人靠近時突然起跳、猛得給了敵人一腳,將敵人踢出了擂臺。 

 這就是戰術的最後一招。 

 之前心態越穩不住、攻勢越猛烈的人,越容易站不穩摔下擂臺,還容易被自己的刀給誤傷。 

 這個戰術很容易被對手在心裡痛罵。 

 丟水球時,容易被對手在心裡暗罵蛇精病;最後出招、直接把人踢下擂臺時,又容易被對手罵‘陰險狡詐之輩’、‘居然在這裡等著我’、‘心機太深了’。 

 尤其老謀深算的那些人,在即將成功時發現自己猛地變成了輸家,再穩的心態恐怕也會有一絲崩裂、在心裡罵一句‘真陰險’。 

 反應在圍棋棋局中,這種戰術的落子會更加微妙而詭譎。 

 使用這種戰術的棋手,需要一邊避開敵人的攻擊、保全自身不被打傷,一邊丟出看似沒有殺傷力的‘水球’佈局,還不能讓水球裡的詭計被人發現,很考驗腦力、計算能力和反應能力。 

 大概就是因為這樣,才會讓羽田秀吉有了挑戰的心思。 

 羽田秀吉想把這種戰術用在將棋裡,之前嘗試過幾次一直沒有頭緒,總是覺得處處不對勁,又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將棋和圍棋的差異性,所以才想找他討論一下。 

 他了解過羽田秀吉原本的思路,確實處處不對勁,不過問題關鍵不在於將棋和圍棋的區別,而是羽田秀吉對戰術創始人不夠了解,導致對戰術的理解也出了一點點問題。 

 剛才他也直接把關鍵告訴了羽田秀吉:選擇水球的人為什麼不選擇拿刀上擂臺?是為了炫耀自己的腦子比別人好使?還是惡趣味地想要捉弄對手?其實都不是,只是因為這個人不會用刀而已。 

 換句話說,那個用這種方法破解了殘局、且讓破解方法流傳下來的人,本身就不喜歡激烈的正面交鋒,那個人很聰明,但一直學不會鋒芒畢露、步步緊逼的棋招,所以才形成了這種下棋風格。 

 如果把戰術創始人當做聰明又有些惡趣味的人,當然不可能掌握這種戰術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