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九 作品

第1949章 清朝仿造的古澄泥硯

 程旭放下天珠手串的瞬間,楊超和黑胖子的表情都非常的失落。

 沒辦法啊!~

 運氣實在是太差了!~

 誰能想到這頭肥羊居然去過藏區旅遊?

 瑪德,現在的大學生一個個還真是有錢!~

 肯定是刷多了短視頻!!

 網絡上天天宣傳什麼青春沒有售價,硬座直達拉薩!~

 瑪德,互聯網宣傳害死人啊!~

 你說你讓那麼多年輕人去藏區旅遊幹什麼?

 要是肥羊沒有去過藏區旅遊,那這串天珠肯定能順利賣出去啊!~

 楊超和黑胖子這會兒內心是在瘋狂吐槽那些互聯網短視頻宣傳旅遊的商家們!~

 程旭則在緩慢挑選著各種贗品。

 除了那串天珠上唯一發現的真品老南紅外,程旭還看中了一件仿造的古硯。

 硯,那可是華夏傳統手工藝術品之一;

 華夏古代統稱的文房四寶裡,分別就是筆、墨、紙、硯。

 縱觀歷史,從唐代開始,端硯、歙硯、洮河硯和澄泥硯被並稱為“四大名硯”。

 澄泥硯產自古絳州一帶,源於秦漢,盛興於唐宋,迄今已有千餘年曆史。

 澄泥硯用特種膠泥加工燒製而成因燒過程及時間不同,可以是多種顏色,有的一硯多色,尤其講究雕刻技術,有浮雕、半起胎、立體、過通等品種。

 由於澄泥硯使用經過澄洗的細泥作為原料加工燒製而成,因此澄泥硯質地細膩,猶如嬰兒皮膚一般,而且具有貯水不涸,歷寒不冰,發墨而不損毫,滋潤勝水可與石質佳硯相媲美的特點,因此前人多有讚譽。

 澄泥硯的製作非常的繁瑣,據說需要幾十道的工序才能製成;

 首先需要取出河床下的泥土,淘洗乾淨以後,用絹袋盛之,口繫繩再拋入河中,繼續受水沖洗,如此二三年之後,絹袋中的泥越來越細,以過濾的細泥為材料,然後“令其幹……作二模如造茶者,以物擊之,令其堅。以竹刀刻作硯之狀,大小隨意。微陰乾,然後以利刀刻削如法,曝過,間空垛於地,厚以稻糠並黃牛糞攪之,而燒一伏時”,再用黑蠟、米醋相摻蒸多次。

 正是因為有了這麼繁瑣的製作工序,才導致澄泥硯的硯臺堅硬如鐵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