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宗 作品

第143章 變廢為寶

    文震亨出生於江南望族文家,文徵明的曾孫,少年時就對園林建築產生濃厚興趣,拜師香山幫著名建築師孫壁居。

    孫壁居並非普通木匠,他的爺爺孫克弘是明代著名畫家、藏書家、檀木雕刻家,官至漢陽知府。因而,孫壁居從小學得一手的錛鑿斧鋸的手藝。

    後來孫家衰敗,孫壁居一脈,投靠文家成為門客。

    文震亨從孫壁居手中得到香山幫的衣缽,此後,成為文家家傳手藝。

    從文震亨的《長物志》可以看出,香山幫已經不限於木作,在知物識物、仿古做舊、閒庭建築、花草百藝方面,都有所涉獵。

    所以,儘管饒老沒有明說,可文哲生作為文震亨的後人,家傳技藝,想必不會差的。

    得,稍後就給戴靜賢戴哥去電話,看看能不能邀請文哲生加入虎博。

    盧燦挺滿意這個人選,微笑點頭後,又問道,“饒老還有推薦嗎?”

    “還有......那你就得挖角。”饒老笑笑說道。

    挖角這種事,盧燦毫無壓力,“您說說哪位?”

    “北市故宮,張玉清......你肯定請不來,不過,張玉清有一名弟子,叫做費仲聯,你可以試試。他現在還兼職臺大講師。”

    費仲聯?盧燦不認識,不過,張玉清他很熟,玉泉山房出來的人,北市故宮修復方面的泰山北斗,張鼎辰老爺子的“師哥”,今年年近八十。

    呃,這個人名也記下來,稍後統一告訴戴靜賢,讓他出面聯繫。戴靜賢是彎彎人,興許以上兩人,他都認識。盧燦又問道,“費老師不在北市故宮上班?”

    老爺子笑笑,“費仲聯只是北市故宮的顧問,不影響的。不過,他在臺大很受歡迎,你得想辦法說服臺大放人。”

    “臺大講師,參與劍橋大學研究,這不正合適嗎。”盧燦聳聳肩,笑道。

    饒老朝他點點手指,笑容曖昧,這是在揶揄盧燦利用劍橋大學的名頭招攬人才的小心機呢。

    晚餐安排在杜希德教授家中,由饒老見證,盧燦與杜希德教授達成口頭合作協議——這一協議自然不能落在紙面上,畢竟有挖英國藏家藏品的嫌疑。

    杜希德教授最終還是選擇合作選項第一條,三十萬英鎊年薪,再加上置換文物價值1%的提成。

    雖然保守些,但勝在穩當。

    不錯,盧燦也很滿意,自己終於在英倫文博圈紮下一根非常堅實的釘子。

    協議達成之後,效果立馬體現——杜希德教授當場就拿起手機,開始聯繫那些將藝術品送到他這裡維修的藏家。

    那些藝術品,都存在或大或小的問題,修復起來難度不小,且要花費一定的精力和金錢。

    於是,有不少藏家聽說有人打算收購,幾乎沒猶豫,直接答應下來。

    嘖嘖,盧燦笑眯了眼,沒成想,在劍橋大學,也能撿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