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宗 作品

第473章 又臨黑市

 二樓精品倉庫很小,不過,精品率確實要比樓下好太多。

 最突出的是字畫,數量竟然達到四十多幅。

 這些字畫絕大多數都是清中期名家名作,很有收藏價值。

 盧燦將這四十多幅字畫翻看一遍之後,忽然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字畫的作者,幾乎都是跨乾隆和嘉慶朝的清代畫家,或者是嘉慶至道光朝的畫家。

 也就是說,這些作品的年代,在“1795線”上下浮動——呵呵,有意思!

 有了這一發現,盧燦又將畫作重新看了一遍,再度確認,沒錯。

 譬如眼前這幅袁瑛的橫軸《雁歸圖》。

 袁瑛,字近華,號二峰,蘇省吳縣人,於乾隆三十年即公元1765年進入宮廷供職宮廷畫師,至乾隆五十年即公元1785年離開宮廷,赴粵省任官,擅長畫山水、花木。

 袁瑛去世於嘉慶六年,即公元1801年。

 也就是說,沒有明確歷史考證,這幅《雁歸圖》究竟是1795年之前,亦或是之後。

 所以,這幅畫就能賣!

 又譬如下一幅杜元枚的豎軸《仕女撲蝶圖》。

 杜元枚,字友梅,今蘇省蘇州人,原先在蘇州織造府作畫,於乾隆三十三年即公元1768年進入宮廷供職,兩年後因病離開,他擅長畫人物,作品面貌工細。

 《石渠寶笈》中,對他的畫作有收錄,但是並沒有表明他是哪一年去世的。

 或許是1795年之後呢?

 所以,這幅杜元枚的《仕女撲蝶圖》,也就介於能賣和不能賣之間。

 很顯然,董一平和駱兆平想要交好自己,將這幅畫作也拿出來……

 還有李秉德的《花鳥畫冊》。

 李秉德字蕙紉,號涪江,又自稱龍池山人,祖籍川地,居吳縣(今江蘇州)人,乾隆皇帝南巡時進獻圖冊,隨後進入宮廷供職,擅長畫山水、花鳥。

 李秉德去世於1807年,所以眼前這冊《花鳥圖冊》,算不上違規。

 此外,還有花鳥畫家楊大章、梅竹先生陸遵書、擅長鞍馬的沈慶蘭、亭臺樓閣畫師馮寧、山水畫師沈貞、意大利肖像畫師潘廷章等等,無一不是橫跨乾隆嘉慶兩朝。

 至於二樓小倉庫中,為什麼大多數都是字畫?

 其實,也不難解釋。

 明清時期,江南文風興盛,有收藏字畫、典籍的傳統和風氣,又因為明清時期江南名畫師很多,也為這些家族貯藏字畫提供便利。

 因此,在當時稍微富裕一些江南士林、地主以及商人家族,都會收藏一些字畫以做傳家之寶。

 為什麼不是金銀財貨?

 其實,這些士林、地主以及商人家族也有貯藏,但是,從上世紀下半葉到本世紀上半葉的百年中,戰爭頻繁,社會動盪,民不聊生,金銀財貨這類黃白之物,更容易變現,找個典當鋪就能換救命的資本,字畫出手的方便性,就要差一些,這就是所謂的“亂世黃金,盛世收藏”。

 還有一些家族,寧願典當首飾,也不願意出手字畫古籍。

 也因此,很多江南百年家族,能流傳下來幾幅字畫,但未必有高品階的金銀首飾。

 天一閣文物商店,不僅向海外遊客售賣各種“不違規”的文物藝術品,他們也會收購來自民間的各種文物。這幾年,他們陸陸續續收購了不少來自甬城及周邊地區的民間文物,這些文物藝術品中,又以字畫、典籍為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