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里茫茫 作品

第四十七章 樹皮

但村民並不在村中,而是去到叢林裡幹活,這就給了她一些方便。

安全起見,她還是沒有貿然上前,而是騎在馬上,遠遠地看一會兒。

張遼湊過來,也跟著眯了眼睛仔細打量,忽然不解:“她們這是做什麼?”

原以為在打果子,但看著又不像,一個個都蹲在地上,拿了工具刨個不休。

“她們,”她遲疑了一下,“她們似乎是在刨樹根。”

張遼就一臉的詫異,“刨樹根作甚?”

她撓撓臉,“你沒吃過嗎?”

雖然出身寒門,但十幾歲從軍後就一直吃大漢官家飯的張文遠就懵了。

那些婦人確實是在刨樹根,刨的還是榆樹的樹根,如果是用來編點東西,雕點東西,又或者是點了當柴燒,似乎都說得過去。

但要說吃,那就讓張遼無法理解了,現在是秋天,吃它作甚呢?

“這東西很甜。”她說。

張遼似乎懂了點,“比麥粥好吃?”

“那自然是不能比的。”

將它挖出來風乾了,等冬天的時候就可以細細地磨成麵粉,吃著還很有些甜味,用來熬粥也使得,和野菜草根和在一起做了餅子,也使得。

但這東西是不能常吃的,一切樹皮草根裡都有爆表的植物纖維,吃多了,就會撐住胃腸,漲了肚子,十分難受。若是吃得更多些,拉不出來,憋死的人也有。

現在是秋天,但那些婦人衣衫襤褸地鑽進林間挖樹根,顯見這個秋天是不曾餵飽她們的。

於是她心中一個猜測暫時被打消了。

附近的村民沒有來依附劉備的軍隊,不是因為他們過得很好,擔心糧食被搶。

她下了馬,走上前去時,那些婦人見了她,立刻驚慌失措地背起自己挖到的樹根準備跑路。

她推推張遼,“說點好聽的!”

張遼就非常單純不做作地從袖子裡掏出一把五銖錢,猛地灑了出去。

婦人們漸漸圍上來了,為首一個頭發花白的撿了錢,看了他們一會兒,又看了看身邊這幾個婦人一會兒。

“你們是什麼人?”

“我們是幷州人,在外逃難,而今想要回鄉一趟,只是路過此地,”張遼很自然地說,“見野外寥落,不聞人煙,想尋一個落腳的地方而已。”

婦人們嘀咕了一會兒。

“二位看著像貴人,”她問,“是大公子的人嗎?”

張遼囧了一下。

“不是。”

“是公子的人嗎?”

“也不是。”

“是劉備的人嗎?”

在一旁聽著的陸懸魚有點好奇,“幾位阿姊問得這樣細做什麼?”

“咱們總得清楚明白,才能將兩位貴人領進村,”花白頭髮的婦人說道,“公子的人固然好,大公子的也使得,只有劉備的兵將,是斷不能入村的。”

她皺皺眉,“為何?”

有年輕婦人替那個年長的搶答了:

“這是袁家的河北,”她聲音清晰極了,“不容外人覬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