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里茫茫 作品

第405章 第八十七章

    一群人立刻就開始討論起來。

    有人覺得張郃也不一定很能打,不要太依賴他了;

    有人覺得張郃要是很能打,說不定不好管;

    有人覺得張郃要是第一個丹楊兵,既不能打,又不好管,但一將軍又被調走了,這不就麻煩了嗎?

    最後徐庶系統性地給出了一個回答:“張郃軍心未穩,強則附,弱則生變,主公如何能倚重他呢?”

    劉備那雙細長的眉毛皺成了一個很憂心忡忡的形狀。

    他不是想倚重張郃,他是不想留陳登自己對抗孫策,廣陵郡也是前線,隔三差五就要打一場,沒過兩年好日子,現下孫策即將過江,他卻將鎮守徐楊的一弟調回來了。

    他哪裡還有顏面再去見廣陵父老呢?

    但這些話他沒有說出口,只是重重地嘆了一口氣。

    有人忽然說話了。

    “想擊退江東孫策,不需千軍萬馬,在下只要一葉扁舟,兩名僮僕就足夠了。”

    整個中軍帳都一瞬間門靜了下來,所有人的脖子都發出了怪異的響聲,“咔咔咔咔”地轉過頭去看那個口出狂言的人。

    “先生如何只要這些?”劉備的眼睛裡全然是大大的疑惑了,“這夠什麼用?”

    那人發出了一聲短促地冷笑。

    “使君既然如此慷慨,在下就再索一件物什,如何?”

    天是個好天。

    晴朗無風,又帶著一股涼意,很有些秋高氣爽的意思。

    孫策站在土臺上,居高臨下地望一望烏壓壓的士兵,又抬頭看看澄澈如碧海的藍天,臉上的笑容就怎麼也止不住。

    他原本就是個意氣風發的俊美青年,現下粲然一笑,真如玉樹生光,士兵有悄悄抬頭看的,便一下子臉紅了起來。

    ——將軍真厲害!他們悄悄地這樣嘀咕,這樣年輕,又這樣戰功赫赫,雖說曾敗於陸廉,可那已經是兩年前的事了!

    ——這兩年來,將軍征戰江東,將這些郡縣盡皆收復,那些所謂的閥閱世家,宗賊豪強,哪個不是唯唯諾諾,俯首稱臣?

    ——看他們在將軍身後那小心翼翼,大氣也不敢出的樣子,士兵們便更加一心一意地覺得,江東孫郎,天下第一!

    這些士兵在臺下小聲嘀咕,土臺上那些世家出身的謀士和武將卻肅穆得多。

    他們只要一個眼神,碰一碰身旁人的腳,或是拽一拽身旁人的袖,又或者蹭一蹭那個始終遲鈍的胳膊肘,對方也便領悟過來了。

    ——聽說有位先生渡江而來。

    ——有沒有人聽說?

    ——是劉使君派過來的?

    ——他來做什麼?

    那個世家子便垂了垂眼簾,又將冰冷的目光望向孫策,於是幾人臉上露出了一種恍然與心照不宣交織的神情。

    毫無察覺的孫策忽然向前了一步,

    “以我江東之眾,吳越之兵,如何不能與天下爭衡!”

    “萬歲!萬歲!萬歲!”

    他那張神采飛揚的臉上,全是對於贏下這一戰的自信和桀驁。

    彷彿是上天的明證,陽光也不吝傾灑在這個盔明甲亮的俊美青年身上,讓他好似整個人都在發光。

    ——在出徵之前,向上天最後問一次卜吧。

    有人這樣向他建議過。

    ——如何問卜?

    ——將軍弓馬嫻熟,尤擅騎射,何不獵一頭鹿來呢?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

    而今四百年漢室業已傾頹,也該換他孫伯符來逐一逐這頭鹿了!

    江邊的一葉小舟上,僮僕小心地將簾子放下,使路過的漁夫窺看不見船中客的面貌。

    因此船屋裡昏暗極了,哪怕是僮僕,也只能隱約看見有三個人正跪在他家主君面前。

    那位文士和藹地說道,“諸位的故主雖死,奈何孫策勢大,何必行此九死無生的險事呢?”

    “他便統領江東,也依舊是個人,”其中一人說道,“他若中了箭,受了刀,也得死。”

    “話雖如此……”文士嘆了一口氣,“諸位當真心意已決?”

    那三人立刻又叩了一個頭,“盼先生幫幫我們!”

    船屋雖然不怎麼透光,但當那柄刀出鞘時,寒光凜凜,還是令三人眼前一亮。

    “寶刀當贈英雄,”賈詡肅然地,雙手將刀遞給了許貢的門客面前,“在下願祝諸位義士一臂之力,此刀便作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