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阿斗 作品

第306章 你畫的都不對

    周林打開了話匣子,沒有理會其他人,看著鹿笙兒侃侃而談。

    “這話就抬槓了,誰能見到範溪剛畫出來的畫?誰又見過他作畫?你又知他是怎麼畫的?自古至今,大家不都是對著作品去反推他的用筆。”助教猛一聽周林說的頭頭是道,細品卻極不講理,不由說道。

    “其實我是見過範溪畫畫的……”周林心道。

    當然他不會說出自己真的見過範溪畫畫的事情,接著說道:“現在確實看不到範溪畫畫,只能從畫作去反推他的用筆,但至少要用跟他一樣的材料。”

    “就說這絹吧。”

    周林伸手在鹿笙兒的畫作空白處摸了一下,“範溪用的是當時吳地所產的一種特製凌絹,也就是咱們吳西那時候出的絹,織法是兩經一緯,然後塗抹細米漿製成熟絹。而你用的絹……是島國進口絹吧,表面上用的是明礬。”

    “是進口絹。”鹿笙兒沒想到周林伸手一摸就分辨出自己繪畫所用絹絲的產地。

    周林點點頭,說道:“不是說進口絹不好,而是跟範溪的原作材料不一致,絹面的摩擦力和吸水著墨程度也就不一樣,所以要畫出跟原作一樣的筆墨,那麼用筆的速度和力量就會不同,以及毛筆上的乾溼也有區別,這就是我說的不對的地方。”

    “另外還有,畫這幅畫時所用的毛筆以及墨條也是不同的,都會對用筆有所影響,你用的毛筆和墨也是不對的,因此畫出來才會似是而非。”

    “這就是吹毛求疵了,你說的那種絹到哪找去?沒有古絹大家就不畫畫了?還有筆和墨,就算有趙朝傳下來的,得多少錢?再說放了那麼多年,根本就不能用了。咱們學校附近的筆莊和制墨工坊,用的都是古法制筆制墨,和趙朝時應該差別不大吧。”

    助教內心其實也承認周林說的有道理,他上學時老師也說過儘量用跟原作一樣或是接近的材料。可《行旅圖》是千年古畫,哪裡去找跟原作一樣的材料去?

    他認為周林不過是知道一些繪畫的基本信息,便跑過來欺騙無知少女,決不能讓這個登徒浪子如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