孑與2 作品

第一百五十章一種人無數種人性

    雲昭想了一下道:“理由?”

    “理由是滿清大軍如今還在張家口七百里外,還在我大明國土之內,如果現在燒燬了張家口積存的糧草,滿清大軍必然會在大明國土上繼續燒殺擄掠,填補上糧食缺口,對即將到來的大戰沒有好處。”

    “他準備什麼時候發動?”

    “滿清大軍即將到張家口再進行。”

    “他有沒有想過滿清會提前派兵來保護糧草?”

    “想到了,殲滅之。”

    “能做到嗎?”

    “李定國的軍報上沒有寫,既然人家是此次軍務的指揮官,成功了他受獎,失敗了,他受懲罰,我們不應該越權指揮。”

    “張國鳳怎麼說?”

    “張國鳳在李定國的文書上簽字用印了,也就是說,張國鳳完全同意李定國用絕糧計來逼迫滿清丟棄擄掠來的百姓的計劃。”

    雲昭瞅著窗外的玉山山峰道:“我覺得建奴不會關心百姓有沒有糧食的。”

    “李定國同樣不關心,他只在乎此戰能否減少滿清大軍在歸化城的逗留時間。”

    雲昭哀嘆一聲道:“都是牲口啊——”

    作為一個將軍,李定國的策略無疑是正確的,讓他帶著八百騎兵向建奴本陣進攻,最終用八百人殺光三萬多建奴,這是盧象升這種把百姓的命看的比自己的命重要的人才能幹的事情,絕對不是他李定國乾的事情。

    盧象升鉅鹿一戰之後,雖然向後撤退了六十里地,但是,依舊不願意鬆口,死死的咬住嶽託大軍的尾巴,繼續追擊。

    小隊人馬的交鋒幾乎每天都有,甚至一天數次,他們之間的戰爭早就從火器對戰變成了白刃戰。

    雲昭的人馬在河北幾乎沒有任何存在感,也就無力支援盧象升,而大明在河北眾多的兵馬,全部保護在京師周圍,廣袤的河北地,只有盧象升一支軍馬在跟建奴死磕。

    想起盧象升,雲昭的心情就變得非常沉重。

    十天前,盧氏的兩個管家跪地懇求雲昭再支援盧象升一批軍資,他們寧願叛出盧氏永世為雲氏奴僕,死而無憾。

    這個要求實在是太怪異了。

    為了主家的生死存亡,他們寧願叛出主家,這個道理是說不通的,且毫無邏輯可言。

    盧氏的人卻不這樣看,他們覺得這很正常……他們的腦袋裡想的東西完全與別人不同。

    如果在別人那裡,只會招來恥笑,會把他們當成瘋子一般攆出去。

    然而,在雲昭這裡卻非常的有市場……雲昭只要一想到盧象升穿著孝服戰死沙場的場面。

    又想起這一家子男丁中,有最好的歸宿就是他的弟弟盧象晉——明亡之後出家為僧。

    他的弟弟盧象觀兵敗投水自盡,被部將救起之後,再投水自盡,完全不怕水冷!

    想起盧氏滿門一百餘口男丁戰死,雲昭就沒辦法把這些人當瘋子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