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子雄 作品

1790、本尊與化身

 鴻鈞為何當初告訴昊天,讓其也在這一條道路上嘗試,還不是站在鴻鈞的高度,已然看透了其本質?

 可鴻鈞能夠看透,其他人能夠看透的又有幾何?

 或許那些聖人們也知曉,或許他們也只是隱約明白,但絕對輪不到準聖們。

 準聖,雖已然是在證道聖人或者混元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但歸根結底,準聖也只是小小的邁出了一步而已。

 他們之間的區別,就好似一對比萬的區別,這基數一,還是最巔峰的準聖,但萬,卻是聖人和混元的起始而已。

 他們所站立的高度也從沒有不能拿來比較,聖人之下皆為螻蟻,也早就道明瞭一切根本。

 看不透,又有多少人敢於真正投入其中,那可是放棄了自己原本已經打下的江山,去投入到重新創業,又有多少人能夠如此豁達?

 他們最多的,還是在百家之道這條道路上嘗試一下,倘若感覺到這條道路不錯,也不過是拿來作為一個補充而已。

 當初鴻鈞哪怕告知了昊天,不同樣也是為了讓昊天以百家之道這一途徑,去嘗試斬下第三尸嗎?

 就好似劉浩當初在洪荒天地之中傳下百家之道,就從來沒有想過百家之道在洪荒天地之內,能夠替代原本的修行體系。

 有時候,慣性一旦形成,想要改變,往往需要顛覆整個世界方可。

 更別提洪荒天地之中,練氣士已經達到了難以想象的高度。

 那鴻鈞,可是真正的與天齊平也。

 有這麼一個例子擺放在洪荒眾生面前,他們不去選擇,難道還會將希望寄託在連聖人都沒有出過的‘百家之道’身上?

 那又怎麼可能?

 這條已經在洪荒天地之中根深蒂固的道路,它即是希望,同時也是一種思維上的桎梏,想要跳出這種桎梏,卻是非踏出洪荒不可,非踏入諸天萬界遊歷一番才行。

 就好似當初的昊天,他踏入了諸天之後,哪怕只是走馬觀花,不也下定了決心將張百忍釋放出來?

 昊天難道不懂得其中的風險?

 他很清楚,但也依舊做出了這份選擇。

 說白了,人家那也是衡量了諸多利弊之後做出的選擇,人家作為本尊的昊天,從一開始就有了把握,有了哪怕張百忍‘叛逆’,也能付出些許代價收回的把握。

 昊天的這份把握,對張百忍而言,就是最大的心理壓力,也逼得他必須拿出百分之二百的行動力提升自我。

 因為張百忍很清楚,他只能‘叛逆’,就好似凡人少唸的青春期,他絕無背叛的可能,哪怕躲藏在諸天萬界最深處,本尊也能通過冥冥之中的關聯將他找出來,收回去。

 但這一點,對青龍劉浩而言,卻從來不需要靠量,否則,本尊劉浩,也不可能將證道混元的機會給了白虎化身。

 他甚至有一種感覺,那就是本尊心中非常希望包含自己在內的三大化身都能夠更快速的證道混元;

 因為也唯有如此,才能對本尊給予最多;

 那可是三大化身,將三次證道混元的經驗,天地人三個方向證道所得經驗,一一回饋給本尊,以此來提升本尊在三千大道、三千法則的證道混元幾率。

 對於見到過聖人之上鴻鈞等人,從玄武大尊口中知曉其揹負世界之中,所謂的混元大羅金仙隨處可見之時。

 作為本尊的劉浩,就從來沒有想過在混元大羅金仙這一境界之中長久的停留。

 而想要做到這一切,他們三大化身反而成為了最大的依仗。

 這才是真正的一體也。

 從青龍劉浩的角度,去看待張百忍的狀況,可不僅僅只有對張百忍的同情,這份同情,也同樣針對其本尊昊天。

 所謂得失,從來也都是一體的,任何得到,也都伴隨著失去,無非是得到的哪些人,有些至始至終都不明白自己到底失去了什麼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