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動情縹緲 作品

第七十八章 洛陽古道秋風起

    蓋飛龍,謝如劍等人早已到了,眾人相見又是一陣唏噓。

    早有丐幫弟子傳來消息,明教一行人便在離此不遠處西北方的平縣附近。

    明教進了玉門關後也是採用分兵各進的方式,此刻平縣已聚集了近三千教眾。比起中原群豪這邊效率不是高了一兩倍。

    如此多人大規模聚集,洛陽守備韓慶隆一陣心驚肉跳,此刻正在大殿裡聽取軍士彙報軍情。

    “啟稟將軍,據屬下得知的消息,此乃江湖人物門派陣營之間的恩怨,雖然明教一方甚多回人,羌人,但並無西夏軍士混在其中。”

    “他媽的,這些江湖人物選在哪裡不好,非要在老子地頭惹事。傳令下去,四門各增一隊人手,凡是可疑之人一律不準入城。若有反抗者,就地格殺勿論。”

    “是,將軍!”

    軍士退下後,賬後忽然轉出一人。此人大約四十來歲的模樣,臉龐有些清瘦,陰鶩的雙眼中不時透出一縷縷精光,雙手倒背,作書生打扮。

    韓慶隆見到此人,立馬換了一副表情,滿臉堆笑道:“塗兄,剛才的話你也聽見了,這些人只是江湖之間的仇殺而已,並沒什麼大不了的。”

    中年書生點頭道:“塗某先多謝韓將軍,只是如今孟津道至滎陽道江湖人士雲集,塗某這批貨物又不能耽擱太久,真是傷腦筋啊。”

    韓慶隆道:“塗兄既然是朝中王大人的至親,便是韓某人的朋友。朋友有難,豈能袖手旁觀。這樣吧,我叫張副將帶一千人馬護送塗兄前去滎陽可好?”

    中年書生拱手道:“如此塗某多謝了。這點銀子就當是這次護送兄弟們的辛苦費吧。”說著遞過一張大面額的銀票。

    韓慶隆接過,趕緊塞進袖中,笑道:“塗兄真是客氣,這些江湖亂匪規規矩矩還好,若是自找麻煩,韓某定叫他們有來無回。”

    “如此就拜託韓將軍了。”中年書生告辭離去。

    “來人,叫張副將速來見本將軍!”

    秋高氣爽,北雁南飛。

    洛陽城外二十餘里的古道上,車軲轆轆,迤邐行來一眾車隊。

    每輛騾車隔了丈許來寬,車身上堆滿了一個個紅木大箱。車伕用力鞭打,但那騾子依舊慢騰騰的行走,車軲轆在古道上留下一條深深的溝壑,可見車上貨物之重。

    五六十輛騾車兩邊,除了押送貨物的護衛之外,還有一大隊身披紅色大氅,手提玄鐵黑槍,身背強弓硬弩的精甲軍士。

    軍士為首一人生得虎膀熊腰,一身金甲閃閃,頭戴紅纓鐵盔,腰間懸掛一柄長劍,右手提著一根玄鐵黑槍,顧盼之間,雙目炯炯有神,當先一騎,走在車隊之前。

    “報——”前方一騎如飛而來,片刻間已至車隊前方。

    “啟稟張將軍,前方十里處已是中原各門各派聚集之處,若不改道,需要從此處經過。”探子翻身下馬,朝為首軍官稟告軍情。

    “哦,此刻有多少人聚集在此?”那軍官手中馬鞭一揚,朗聲問道。

    “末將粗略算計,怕是不下三四千人。”探子想了想,這才答道。

    “什麼?三四千人……”軍官雙眼一瞪,臉皮一陣抽搐。

    “正是,個個凶神惡煞,舞刀佩劍,看起來一個個功夫不弱……”那探子還待再說,被武官揮手製止,硬生生打住。

    武官沉思半晌,回頭向車隊前的一個戴著虎皮帽五十上下的老者說道:“彭先生,您老也聽見了探子之言,你老看是改道還是……”

    那彭姓老者忙道:“張將軍臨行之前想必已接到韓將軍的命令,這批貨物在兩日後晌午之前必須送達滎陽,若是改道的話,時間上想必來不及了。”

    見張副將欲言又止的模樣,又道:“將軍麾下俱是以一敵十的勇猛之士,何懼區區三五個蟊賊。此處離洛陽城不遠,諒那幾個江湖小蟊賊也不敢在太歲頭上動土。”

    張副將聞言,心道確實如老者所言,於是下令繼續前進,不過卻叮囑麾下將士打起精神。

    大半個時辰後,轉過一個山頭,忽見前方一條大河橫貫東西,只是秋季雨水稀少,河道乾涸,露出深深的河床。河床空曠之處,果真聚集了不少江湖人士。

    張副將極目遠眺,見衣衫各異的人群來來往往,有的朝這邊看來,有的則自顧自說著什麼。

    河床邊早已搭滿帳篷木屋,一股股炊煙裊裊升起,不時飄來一陣陣飯菜香氣。

    車隊一行人已行走大半日,早已飢渴不堪,聞著飯菜香氣,不禁直咽口水,腹中也傳來嘰裡咕嚕的響聲,腿上好似灌了鉛一樣。

    張副將看著身後軍兵護衛的疲態,大聲道:“都給老子打起精神全速前進,違令者斬立決!”

    一行人聞言趕緊打起十二分精神,快速從河床旁通過。

    好在一路無事,傍晚時分,車隊停靠在一背風山坳處,紮下營帳,燃起篝火,埋鍋造飯。不一會兒,已散發出陣陣飯菜香氣。

    張副將與彭姓老者同處一帳,正吃喝間,忽聽有人喊道:“走水啦,走水啦……”緊接著一陣人聲嘈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