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個名字 作品

998 左右為難

    而以前的仇恨、摩擦,不能說完全沒了,至少是放在了第二位。

    這叫啥,這就叫團結。為了共同的目標,或者說為了共同的利益,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人出人,互相扶持著一起前進。

    也叫勝利,自己的勝利,誰也不能否認的勝利。雖然很小,但很關鍵。萬事開頭難,只要能成功邁出第一步,後面的每一步都會因此而輕鬆許多。哪怕看上去難度更高了,實際上有了第一步墊底,再難也不算啥。

    爭論顯然陷入了僵局,艾爾肯是堅定的武力派,他主張用鋼刀和鮮血面對一切挑釁,不管因為什麼,先打回去給個警告再說,寧可把族人全打光也不能向任何人低頭。

    陶偉必須是站在艾爾肯對立面上的,和管理處硬頂就等於和聯盟政府開戰,根本就不該討論。先不說打得過打不過,做為商人,腦子裡永遠不會第一個想到動手,能用錢解決的事情最好永遠都別動手。

    阿爾因和江洋屬於分析派,把兩邊的立場利用手中現有的數據做了一番推演,總結出來幾種可能性,再逐個分析優劣。可惜常數太少變數太多,分析了半天也沒個準譜兒。

    “比熱斯,不要坐在一邊看笑話,你來評評理,該不該讓他們嚐點苦頭,知道我們不是好欺負的。不能軟弱,越軟弱就越會被人欺負!今天進我的屋不打招呼,明天就會拿我的商品不給錢,就是這樣的!”

    此時正好烤肉串和烤饢被端了進來,艾爾肯側身的時候看到洪濤怪笑的臉,突然意識到這位大能人一直都沒參與討論。現在他要是支持誰,誰的主張基本就會佔上風。

    “艾爾肯,我們說好的,不要稱呼比熱斯和佑羅的名字,你犯規了!來,自己罰酒三碗……”看到艾爾肯要去拉洪濤當援軍,江洋比較陰險,居然拋出了稱呼上的約定。

    當初洪濤剛搬來新七區的時候,反抗軍和救贖者就在路口的第一次會面上提出過稱呼問題,江洋不願意聽到比熱斯和佑羅的名字。

    倒不是說還記仇,而是在救贖者移民中還有許多當年裁決者的朋友和親屬,整天老是比熱斯、佑羅的叫,那些人心裡肯定不太舒服。為了避免出現不必要的麻煩,他建議在公共場合還是按照東亞聯盟的習慣稱呼洪濤為洪隊長。

    “艾爾肯,你上當了,這裡不算公共場合。”等艾爾肯自罰三杯之後,洪濤才開口為他抱不平。

    “……漢人都是騙子!你在欺騙我,來,把酒喝了,我原諒你!”艾爾肯倒是不介意多喝三杯酒,但他很在意被騙,這會讓人有一種腦子不好使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