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個名字 作品

第793章 誰是諸葛亮2

    當然了,洪濤看不見, 現在漫山遍野都是枯黃色,牛羊沒多少,倒是有不少馬群被木柵欄圍在某片山坡上。見到有馬車駛來,還有幾匹跟著一起跑了起來。

    “那邊就是個不錯的草場,只要把樹木砍伐掉,蓋上幾座小木屋,圈上幾里圍欄,至少可以養上百匹馬!”對於這種景色洪濤覺得比城市裡的高樓大廈更熟悉,馬上就管不住嘴了。

    他那點有關放牧的知識,百分之70%來自於聽克里木說,30%來自於實踐,屬於怎麼說怎麼有道理,一干就露餡的層次。

    但這並不妨礙忽悠個從日本來的老太太,只要不是來自北海道的,見過啥叫草原嗎?知道啥叫馬群嗎?老老實實聽著吧!

    “聽說聯盟特意從疆省運回來不少馬匹,也正要鼓勵會放牧的流民承包山地。那邊就是為將來預留的牧場,你的眼光挺準吶。”

    這一路上秀山太太有一搭無一搭的沒少聊天,從公司業務到安全區現狀,再到聯盟政策和近期發生的幾件大事。覆蓋面很廣,層次也很深,比如聯盟對未來農牧業的規劃,她居然也知道。

    “伊犁馬我倒是聽說過,不知道比這裡的蒙古馬如何。其實公司並不需要太多好馬,能多雜交些馬騾最好不過了。”洪濤也沒故意不說話,但沒幾句實話,就算沒故意編也儘量膚淺,只就事論事,堅決不發揮想象力。

    “但是成為牧民之後就不能再加入公司了,這也是聯盟為了確保基本生活物資供應的手段。要是大家都跑去公司掙錢,誰還會甘心放牧種糧食。”

    秀山太太也不急,繼續有一搭沒一搭的閒聊,時不時還會給洪濤補一補課,在有關聯盟規定細節上當回老師。

    “這規定有道理,缺什麼也不能缺了吃喝。其實養這麼多馬有點浪費,不如多養些牛羊。”

    在這些問題上洪濤還真只能諄諄受教,他離開之前復興聯盟基本不為吃喝發愁,勞動力也沒富裕到可以開展畜牧業的程度,更談不上制定有利於農牧業發展的規則。這些肯定是繼任者們的功勞,該誇還得誇,確實很必須。

    “不光是為了吃肉和拉車,這裡的所有馬匹都要經過軍隊挑選,剩下的才允許民間使用。目前聯盟正急缺戰馬,用不了多久,我們的軍隊可能就要向南開拔了。”

    見到洪濤又沒上當,秀山太太再次拋出個更具誘惑力的話題,然後微微抬起眼皮從側後方盯著男人的臉仔細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