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個名字 作品

第745章 複雜的局面

    這個人叫趙斌,是疆省救贖者的實際領導人。經過周媛的努力,他同意一槍不發把全體救贖者併入東亞聯盟,並保護目前的所有能源和工廠不被破壞。

    但他提出了一個不可以改變還挺奇怪的條件,不是赦免以前的罪過也不是要求待遇,而是要在紙面上規定東亞聯盟必須保持目前的大規則框架不能更改,否則寧願兵戎相見,把整個疆省打爛也不肯和談。

    這下就讓聯盟政府很難辦了,經過長達半年的爭論、權衡、妥協,內務部、外交部與後勤部站在了一邊,認為對大規則框架的改變可以緩幾年,先把疆省和平拿到手對聯盟最有利。

    最終這個觀點也得到了軍方的認可,他們經過仔細評估之後,提交了一份關於軍事入侵疆省的報告,其中羅列了好幾組數字,都是經過多次推演得到的結論。

    通過這些數字可以看出,不管怎麼算,想把疆省完完整整的拿過來都是不可能的。除了要付出大量人員傷亡、海量物資消耗之外,還有很大可能引發民族衝突。而後只是得到一個處處被打爛、漫山遍野都是游擊隊的爛攤子。

    這下就連原本支持改革派的文教部、能源部也開始左右搖擺拿不定主意。一旦真的出現那種情況,他們的工作可就沒法開展了。

    對能源部來講,疆省對他們最大的作用就是提供充足且優質的石油,以便補足越來越捉襟見肘的黃燁海上油井產量。要是把石油城打爛,真不如像現在一樣採取物資交換手段更有效。

    而文教部的麻煩最大,民族問題啊,這個事兒太要命了。先不說能不能通過宣傳手段慢慢改觀,一旦引起京城和長安基地的同樣問題,可就得不償失了。在這兩個地方也生活著大量外族甚至外籍倖存者,必須謹慎再謹慎。

    面對此種情況初秋也沒轍了,只能在理事會上進行表決。結果自然是趨利避害,聯盟在秋天和救贖者簽署了協議,明確規定十年內不改變規則大框架。

    但投票結果並不能改變兩派針鋒相對的局面,只是把明面上的爭吵變成了暗地裡的博弈。保皇派覺得這是個轉守為攻的契機,摩拳擦掌的準備要爭取更多力量加入。

    通過建設安全區搞運輸公司也有這方面的考量,兩方勢力不能正面碰撞,那就先讓小弟鬥一鬥。不管輸贏都不影響大格局,但又都有點作用。

    可是這場代理人戰爭一開始就有脫離控制的跡象,如果德國大使館11條命案真是平安運輸公司乾的,那誰負責偵破這件案子誰就要有大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