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個名字 作品

390 總動員!

    其次,由焦三帶隊去延慶、沙河兩個軍用機場尋找適合武裝直升機使用的彈藥,他這個假軍迷可算有發揮特長的機會了。

    最後就是能源部劉培的任務,他要在西山機場對藍迪找來的飛機進行改造,電子設備全面檢修,什麼雷達、火控都可以不要,但紅外、夜視瞄準設備必須要修好。

    這傢伙是個電力工程師,在無線電方面的造詣也湊合,至少比自己強。另外還有個來自韓國的老頭,他登記的工作是電路設計,應該也能幫上忙。

    第二塊,佈設四條防線,這是計劃的根本,如果抵抗不住喪屍的衝擊,那剩下的也就別聊了。

    首先,基建部、交通部要全力以赴,在三天之內把南五環、南四環、南三環、南二環改造成防禦工事。具體做法就是用施工機械在環路外側挖溝,再把挖出來的土方堆在環路旁邊,增加喪屍攀爬的難度。

    有條件把壕溝和附近水源連起來的就灌水,沒條件的就儘量挖深點。但有高架橋的地方不用挖,只要用車輛把橋下堵死,不讓喪屍隨便過來就可以。

    但有個前提,就是不能影響防禦用的車輛交通,必要的時候士兵們可以隨時上車撤向後一道防線,所以還必須留幾個可以隨時閉合的出入口。

    屆時復興聯盟的所有坦克、自行高炮、步戰車、機槍、武裝人員、部分運輸車輛,都要佈設在這些防線上,從五環路開始一層一層的抵抗,儘可能多的拖延時間。

    像需要牽引的高射炮、迫擊炮、重機槍,則固定在二環路上。如果前面三條防線都失守了,等人員車輛撤回來之後,配合其它武器繼續拖延喪屍群的進攻,這也是最後一條防線了。

    其次,後勤部馬上開始轉移地壇基地裡的所有物資,包括農業部飼養的家禽、家畜。農田嘛……這個就沒轍了,搬不走啊,只能看啥成熟了先採摘。

    這些物資一部分運到懷柔基地和南口基地裡去保存起來,另一部分則運往延慶永寧機場。那裡是最後的依仗,如果計劃失敗,洪濤就只能讓舒爾茨用運輸機把倖存下來的人員一趟趟運往其他倖存者的地區,寄人籬下也比死了強。

    當然了,他自己不會去,正好借這個機會脫離團體,開著小獵鷹帶著初秋,天下這麼大哪兒去不了。就算最後人類被喪屍滅了也和自己沒啥關係,努力過、實踐過,就這麼大本事,輸了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