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個名字 作品

358 婚姻和後代

    “我就算把你的同胞接過來,你和你姐姐也很難找到韓國男人。融合懂不?為了讓家以後不再有國家和民族隔閡,還會有條死規定:在同等條件下必須優先選則外國男人結婚。到時候你的同胞姐妹只要是單身的,也得優先選擇中國男人。”

    小樣兒,還敢和洪扒皮耍心眼,我把韓國倖存者接回來你找個歐巴是吧?沒門啊,搞這套法律除了要鼓勵生育還要消除隔閡,不能一石三鳥,怎麼體現出領導的睿智呢。

    你們不是沒事就喜歡拉幫結派、玩地域、玩種族嗎。成,我就讓你們玩個痛快。誰討厭日人,我就給你弄個日媳婦。誰說中國人不好,我就給你找個中國丈夫。

    啥?不好好過日子整天打架……嘿,你是真沒捱過組織的毒打啊。既然準備實施這套辦法了,那就肯定不是一兩個單獨的規定,而是一個系列,圈套著圈,只要你還想在這個集體裡過舒服就只能低頭。

    具體說起來就是結婚、生育和工作、福利直接掛鉤。你服從組織分配,積極響應組織號召,恨不得一年生六胎,那就是積極分子,有好工作、好房子、升職機會滴優先,還會有諸如青菜、蛋奶、鮮肉的配額。

    你拒絕執行,非要自由戀愛,那也成,啥工作又苦又累還危險就讓你去幹啥,哪間房子又小又破就讓你住,一輩子別想升職,福利更沒有。時不時還得把你當反面典型,在各種會議上口誅筆伐一頓。

    如果真有人能抗住也不怕,結婚啊,一個人抗住有毛用,必須得兩個人一起抗住才成。這種人一個都不太好找,如果真成湊上對,洪濤就認倒黴,親自給他們登記結婚!

    不過迎接他們夫妻倆的也不是幸福生活,而是長期兩地分居。洪濤馬上就會把其中一個人塞給周媛去讓她用另一套手段和規則繼續折磨,保不齊哪天就死於意外了呢。

    這不是私人恩怨,是集體和個人不可調和的矛盾,不是東風壓到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二選一,沒轍。

    “你是***、混蛋、惡魔!”在罵人方面裴善喜也是獨具一格,她用手語罵,臉上沒惡狠狠的表情,也沒有語氣輔助,就像聊天一樣。

    “你罵我是因為你不瞭解我,等你完全瞭解我之後就該想殺我了。再告訴你一個不幸的消息,將來等你有了第二個孩子,就必須找一個五十五歲以上的孤寡老人過繼,把你的孩子變成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