惰墮 作品

第962章 鬥八

    這廝,在四年的纏鬥中一直在壓制自己,這份陰忍和耐心,讓李績側目,同樣也很清楚的表明了這個道人真正的用心,這是要拿李績來祭旗呢!

    陰陽意境還在盲道空間內漫延,正境高意遠之時,觀漁忽然求變,陰陽消失,五行增長,瞬息之間,其施展的意境已由陰陽,轉變成了五行,彷彿一座五行大山,兜頭壓了過來!

    饒是觀漁的意境轉換和諧自然,但李績還是從中覷得了一絲搶攻的機會,電光火石之間,他選擇了--同樣以五行應對!

    不是他不想搶攻,而是他在陰陽對峙時的稍許被動,讓他的轉換節奏必然會慢於觀漁,等他縱起殺戮劍時,對方的五行意境已經成形,一切,還是枉然!

    況且,他也自信自己的本命五行嬰,不可能還弱於這個道人的非本命大道!

    這是他四年糾纏下來的判斷,在這觀漁展示的三種意境陰陽,五行,混元中,李績都沒發現那種主修大道的天人合一之境!

    這道人到底主修多少種大道?聖德?還是不為人知的其他?

    在最後的攻伐中,主修大道一定是作為撒手鐧的存在,那麼,自己拿什麼去應對?這也是李績一直在考慮的問題。

    大道,對修士來說也並非修的越多越好,不少修士終生只修一道,也一樣可以應對一切!但必須承認,在元嬰境界上,修士對大道的理解是有天花板的,在主修大道到達這個天花板後,再繼續領悟的意義就不大,選擇其他大道就是好的對策,終究,手段會更多些,更靈活些。

    就象李績的本命五行大道,如果他一直用五行意境來應付觀漁的進攻,也不是不可以,但卻少了很多的變化,關鍵是,缺少反戈一擊的機會!

    只有變化,才能從中覓得良機,劍修講究縱劍來回,其實並不單指身體上的來去無蹤,也指的是,人站在這裡,意境上的天馬行空!

    不可拘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