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月羽心 作品

第68章 張家灣的農會

    因為李興洲是故交之子,又有縣農林部的介紹文書,再加上張家灣村的確沒有農會,張萬春為了顯示自己不落伍,所以對李興洲的到來持歡迎態度,只要幫著調動農戶的積極性提高糧食產量,他也樂見其成。

    張家灣村是張家祖輩建立起來的,歷來是張家的當家人說了算,張家灣的村民要麼是張家的嫡系後代,要麼就是逃荒來的難民,被張家收留成為他們的佃農或者長工,張家給了他們活命的機會,讓他們有容身之地,還能有口飯吃,他們在張家灣村是老老實實勤勤懇懇。

    所以張萬春就是張家灣的天就是張家灣的地。一切都是他說了算。

    他同意李興洲留下,李興洲才得以住在私塾裡。白天跟村民們去田間地頭幹活,晚上在私塾裡辦夜校,教村民們認字,學習更多的農業知識。。

    村民們都覺得這個李先生人不錯,懂得不少,幹農活也是一把好手,漸漸有不少村民聚集在他周圍。

    連張季賢也經常來私塾這裡,跟李興洲越來越談得來。他雖然不懂農活,但是教村民們讀書識字說古論今還是可以的。

    所以有時候李興洲不上課,就是張季賢給村民上。

    之前張季賢覺得自己在張家灣是孤獨的,所有的人都不理解他——認為他放著好好的少爺不當要去當兵打仗,簡直是腦殼有包(腦子有毛病),但是現在李興洲是他的知音,他們經常在一起談論時局,談論南方的革命,大有相見恨晚之感。

    張季賢說起自己的遭遇很是遺憾。

    李興洲:“季賢老弟,革命的途徑是多樣的,不只是去前線打仗才是革命,你沒去成廣州參加革命軍也不要後悔,留下還可以做很多的革命工作。”

    張季賢:“嗯,我的同學帶話給我也是這麼說。可是我這心裡始終意難平,要不是我有個思想頑固的爹,唉,我早就到廣州了,我怎麼就攤上這麼個爹呢?”

    李興洲:“我們的出身我們不能選擇,但是我們的出路可以選擇,只要你有革命的熱情,我相信你能夠有一番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