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244章 召還舊臣

    朱祐樘算是恩威並施。

    之前他一直想找個人出來統調西北軍務,文官所推薦的很多人,他都不滿意。

    最後還是啟用了曾經的老將王越,這也是因為張延齡之前曾順應歷史發展舉薦過,若是換了現在,張延齡可不會再舉薦王越,便在於王越並不會成為張延齡派系之人。

    王越跪在地上,感激涕零道:“老臣誠惶誠恐,定不負陛下所託。”

    答非所問。

    不過朱祐樘也不在意了。

    王越之前便以軍功冊封威寧伯,這在文官中已算是頂級的武勳爵位,畢竟以大明的典制,文臣不得封公侯,文官以武勳得伯爵已到頭,曾經王越的爵位被褫奪,現在朱祐樘不但賜還了他的爵位,還把王越幾個兒子的蔭封一併恢復。

    為的就是讓王越覺得,皇帝對他還是很器重的。

    “建昌伯在西北已將韃靼人驅除,但善後之事仍舊需要有經驗的老將來完成,隨時也要備戰。”

    “之前建昌伯上奏,韃靼有了新的小王子,被稱之為達延汗的,此人頗有雄心,想一統草原,再與大明為敵,朕覺得建昌伯在西北軍務上的見識也頗高,你有事可以跟他做一些商討,彼此之間也可有信函的來往。”

    王越聞言不由驚愕。

    在來京師之前,就聽說自己被重新啟用,有張延齡背後舉薦的功勞,皇帝也是有意把這件事張揚開,讓王越知道領張延齡的情。

    而今皇帝又直接表明王越有事可以跟張延齡商議,這不明擺著告訴他,其實他並不是西北統帥的第一人選,本來是應該讓張延齡當的,而張延齡不想繼續幹了,才找他去接替?

    就在此時,蕭敬走進來,以他神色,似有什麼話要對朱祐樘說。

    “講吧,威寧伯也不是外人。”朱祐樘道。

    蕭敬這才道:“陛下,剛得知的消息,說是今早……建昌伯已從宣府鎮啟程往京師來,並沒有……等交接之事。”

    王越聽了更覺得不可思議。

    張延齡是不想活了嗎?皇帝讓你在宣府等交接,結果你先往京師跑回來?你是有多著急?差那一天兩天的?

    王越本以為皇帝會有多生氣,誰知皇帝只是笑了笑道:“這個延齡,真如他自己所言,是一刻都不想在西北多停留,看來朕之前讓他去西北,還真是強人所難了,朕很慚愧啊。”

    王越此時已經無法用言語來形容自己的心情。

    不過再一想,皇帝對小舅子如此信任,那是人家的家事,關鍵是張延齡還真取得了戰功,讓人無可挑剔。

    人家早回京師幾天怎麼了?王越你一介外臣還想有意見不成?

    “行了,威寧伯你也聽到,延齡……朕的內弟他早早已從宣府出發,本來是說你們完成一個交接,但畢竟你上任的是三邊總制,與他職位也並不衝突,你便早些動身上路,朕也不多留你。”朱祐樘知道小舅子回來,這也沒法阻攔,只能讓王越早點走,免得西北真出什麼亂子不好收拾。

    王越再叩首道:“老臣不負皇恩,這就上路。”

    ……

    ……

    王越離開了乾清宮。

    朱祐樘看著門口的方向,突然長長嘆口氣,回頭發現蕭敬並沒走。

    “克恭,你還有事嗎?”朱祐樘道。

    蕭敬面帶遲疑,卻不知該怎麼說。

    朱祐樘道:“是他在外面嗎?”

    “是。”蕭敬面色仍舊為難。

    朱祐樘點頭道:“讓他進來吧。”

    蕭敬這才恭敬退下,過了很長時間之後,一個身著太監服的中年太監,跪倒在朱祐樘面前。

    此人正是在成化時曾一時權傾朝野執掌西廠的大太監汪直。

    汪直與王越本就為同黨,當年王越被貶,也是因是汪直黨派中人,且在王越、汪直被貶之後,隨即西北發生成化十九年大同慘敗,刨除二人朝中擅權的因素,其實二人在西北軍政體系上的佈置還是非常完善且行之有效的。

    “沒想到還能在有生之年再見到你……”朱祐樘看到汪直,也很感慨。

    汪直頭伏在地上,泣不成聲道:“奴婢自知有愧於陛下,有愧於先皇,不曾奢望再踏足宮牆之土。”

    朱祐樘點頭道:“你無愧於誰,朕也曾感念你當初所為之事,否則朕今日也不會立在這裡與你說話,其實在當時的情境之下,你也算是盡到了人臣的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