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231章 送他去死

    朱祐樘壓根就不想理會文官對張延齡的那些攻擊,他現在只是想在張延齡可能遭遇到韃靼人之前,幫張延齡化解危難。

    馬文升道:“即便以快馬傳驛,一日六百里上,或還能在明日之前將消息傳到天成衛,再由天成衛出兵……過於勉強,且建昌伯此時已行至白羊口左近,進退難以調度,或可令其進天成衛城。”

    馬文升還算是負責任的。

    既然知道皇帝是不想讓張延齡有事,那就只探討能不能在張延齡可能遭遇韃靼人之前,儘可能確保張延齡的安全。

    徐溥提醒道:“陛下,如此做似乎並不值當,或還會令白羊口周遭衛城有危險,不如……”

    “徐閣老,之前不是你說的,若是建昌伯此番遭遇變故,或會傾覆?難道那時就值當了?”

    朱祐樘用徐溥的話,去反駁了徐溥。

    你自己說的,張延齡全軍覆沒會帶來極大的影響,現在朕只是想辦法避免此等事的發生,你又說不值當去提醒,總之你是想讓張延齡去死唄?

    徐溥聽出皇帝言語中有怪責之意,一時也說不下去。

    “馬上著都督府傳令,令天成衛和高山衛人馬出擊,保證從宣府到大同官道太平,再聽令於建昌伯,若遇建昌伯與他一同進衛城。”

    朱祐樘不由分說,反正他只在乎張延齡的生死。

    好不容易把小舅子栽培起來,小舅子還表明自己不懂軍事,只是為成就他主戰的思想,被文官推波助瀾去了西北,再死在西北,那他覺得對不起小舅子,更不希望失去張延齡這個人才。

    “馬上去做,一刻不得耽擱,剩下的事等建昌伯進了衛城之後再說……”

    朱祐樘現在根本不關心白羊口失守與否的問題,好像他的眼睛裡只有張延齡的安危。

    這自然會讓文官很不滿。

    但現在又沒人說什麼。

    畢竟連文官之首的徐溥也說了,張延齡全軍覆沒的話,那就成了大明朝最大的事。

    ……

    ……

    就在朝堂為爭論張延齡繼續西進的事,爭得不可開交時。

    此時的張延齡經過一天一夜的行軍,已愈發靠近白羊口。

    “這一路上,好像也沒見有韃靼人路過的跡象,難道是我的錯覺嗎?”張延齡此時也不再乘坐馬車,馬車的車廂被他留在了宣府。

    從宣府出發,有部分的輜重並沒有帶。

    顯然張延齡也知道接下來的路不好走,他重點所帶的自然是神機營的火器,還有更多的弓弩等,為的就是若在野外遇到韃靼人,還有一戰的實力。

    王守仁跳下馬,在路邊一處車轍前仔細看了看,道:“好像是商隊的痕跡,說明這兩日還有商隊經過。”

    張永道:“兩位祖宗,咱還是趕緊走吧,若真遇到韃子,一人身上幾個腦袋都不夠砍的。”

    張延齡笑了笑。

    他看著不遠處看過來的宋明順等人,此時正帶著費解。

    因為韃靼攻破白羊口的事未對軍中人說,他們只當現在只是完成護送張延齡去大同的任務,並不知其實現在路上隨時都可能會遭遇韃靼人。

    王守仁沒有理會張永的話,抬頭看了看前路,道:“我們一直在沿著雁門水的北岸走,此時折道向西南,不出二十里就是天成衛衛城,若是往北走,不出十五里就是白羊口。”

    “啊?”

    張永這才知道,原來已經進入到韃靼人攻掠白羊口的腹地。

    周遭很可能是有韃靼人盤踞的。

    “什麼天成衛白羊口的,還是直接進虎峪口,若韃靼人有心要在中原有作為,必定想著的是將虎峪口一併攻陷,這樣就可以保證有多條路線撤退,眼下既然路上沒韃子,那韃子不出意外都在圍攻虎峪口,此時不趕緊進兵更待何時?”

    張延齡也不需要懂軍事。

    韃靼人攻下白羊口,沿途沒見到韃靼人掠奪的痕跡,那不用說韃靼人肯定目標是虎峪口。

    拿下這兩個邊關要塞,大明雄師就只敢躲在城塞裡看著韃子搶掠。

    韃靼人想攻衛城太難,但從內往外攻虎峪口,兩面夾擊,會有多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