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51章 轉變

    皇宮,乾清宮。

    張延齡和蕭敬一起跟朱祐樘彙報有關查抄隋奇府邸的結果。

    “……初步清點,共查抄所得現銀一萬三千四百六十二兩六錢,所得制錢兩萬兩千六百二十貫,寶鈔、兌票等折價合計八千貫,另加上田地、宅屋、古董、器皿和珠寶珍玩等,也有近兩萬貫……”

    張延齡只是呈報了臨時結算出來的數字。

    “好,好!”

    等朱祐樘看到詳細整理的隋奇家產的報告,心中的欣然溢於言表。

    張延齡在想:“你一個皇帝,看到手下戶部郎中貪墨了這麼多錢,非但不痛心疾首,還顯得如此高興,你這是頂著多大的壓力,還有是有多缺錢?”

    朱祐樘很是欣慰,他用非常讚許的目光望著張延齡道:“延齡啊,沒想到你能把事做得如此之好,先前蕭公公跟朕說了,要不是你,根本做不到對犯官家產的清查,你是怎麼知道犯官家中那些藏銀子手段的?”

    張延齡不由打量蕭敬一眼。

    這老小子之前就拐彎抹角要問,他沒告知。

    誰曾想這老小子回頭就跑來朱祐樘這裡表達疑惑,借皇帝的口問出答案。

    張延齡道:“臣平時喜歡看一些戲文說本,裡面的貪官汙吏都是這麼藏銀子的,再是臣也是多用腦子思考,當時見的犯官與徽州商賈走在一起,便按此線索追查,結果發現犯官在徽州商賈的錢鋪子裡存著有數千貫的財產。”

    “錢鋪子?”朱祐樘一臉不解。

    “回陛下,這是一種新的行當,主要在兩京和江淮一代出現。市井之人可以將手頭多餘的錢財存放到錢鋪子中,換得一張好似寶鈔的兌票,以兌票行天下,在任何徽州商賈所開的錢鋪子中,都可以兌換出相應的銀錢。”

    “對於那些行商來說,可以不用單獨再運送沉重的銀兩,留著兌票相對安全。”

    “對於那些貪官汙吏來說,可以將銀子暫時寄放在錢鋪子中,就算被抄家,他們的錢財也可以留存給子孫後代,可說是一種非常隱蔽的藏錢方式。”

    朱祐樘聽了張延齡的講述,臉色非常驚訝道:“這世上行賄受賄還有這麼多花樣?”

    在後世不過是普通的錢莊、銀行業務,在大明中期還算是新行當。

    只有大的商戶聯盟才敢搞這個,畢竟也需要信譽來支撐,而普通商賈哪有資格開票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