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40章 無稽之談

    張延齡與眾翰林學士,一起進到一個名叫“綵鳳樓”的酒肆。

    不知的還以為這裡是什麼秦樓楚館,問過掌櫃才知,不過是因附庸風雅而得名。

    翰林院所在大明門之東,周圍是鴻臚寺、戶部和禮部等衙門,棋盤街周邊書市及客棧等眾多,來往士子名流也多,沿途開個酒肆,好像不附庸一下風雅,都沒人會來光顧。

    “這個名字好,身無綵鳳雙飛翼,若是有個什麼名家來給你題個匾額,相信鋪子裡的生意更會蒸蒸日上。”

    張延齡笑著跟酒肆掌櫃打趣。

    酒肆掌櫃人老而憨厚,或許平時見過像今天這麼多年輕士子的情況也多,只是禮貌笑笑,沒太當回事。

    張延齡就沒好意思告訴他,眼前這些可是大明學士的精英,新科的狀元、榜眼、探花和十九名庶吉士,再加上一個建昌伯和長公主駙馬……

    隨便拿出個人,給他寫個匾額,他都不虧。

    眾人上了二樓。

    這酒肆二樓的空間並不大,本來擺著五張桌子,張延齡一次全都包下來,一桌六個人,圍了四桌。

    等鋪子裡的夥計把酒菜上來之後,即便是這些也算是見過市面的進士,也都有些驚歎。

    每一桌可不是四菜一湯那麼簡單,每一桌冷盤、熱盤、雞鴨魚肉等等,都有十幾個菜,就算他們中有很多人也是富貴人家出身,也沒見過這麼吃飯的。

    等酒也上桌之後,張延齡自斟一杯,站起身笑著做開場白道:“諸位都乃是我大明文壇菁英,所代表的是我大明的學子學風,在下學問淺薄也無與諸位攀比的能耐,日後或在翰苑中留習一段時間,望能從諸位身上多習得一些學問,還望諸位不吝賜教。”

    “今日之酒宴,乃是在下替天子敬諸位,天子以仁孝節儉立國安民,我等也當遵聖誨行節儉之風,酒宴結束後若諸位有用不完的酒菜,便讓人整理,諸位不方便歸家的,在下會讓人給諸位送到府上去。”

    “請吧!”

    張延齡的開場白,主要闡明三個問題。

    第一個就是先自謙一下,表明自己無意跟翰林學士競爭,幾分誠心先不說,至少把場面話先說足;第二,表明是替皇帝宴請翰林學士,言下之意你們隨便吃不用拘束,就算吃了我的飯也不用跟我結交;第三,就是張延齡的一點小心思,飯菜吃不完的帶走,你們下午還要回翰林院不能回住處,我讓人給你們送回去,順帶也就知道你們都住在哪,方便以後我單獨拉攏。

    對於在場翰林學士來說,眼前這酒宴的檔次,怕是比之宮廷賜宴都不遑多讓。

    他們平時可是吃不起這些的,大魚大肉的,一桌六個人怎可能吃得完十幾個菜?最後若能打包送回家一些,讓家裡人也開開齋,總算不枉費守著清苦翰林差事混清名。

    朱希周與張延齡一桌,見張延齡話說得如此自然,登時心中好感倍生,也趕緊自斟起身道:“那我等就一起敬建昌伯一杯。”

    在場大多數人都看不起張延齡,更不想跟張延齡過從甚密,王九思是沒在,但張弘至等人可是在的。

    可眼下吃人的嘴短,再者有帶頭的,也就起來相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