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隴上 作品

第506章 兩子(3)

    襄陽水寨,白衣人撐船靠岸。

    “姜使君,到了。”

    姜望跳下船,岸上已經有人在等著迎接。

    “子瞻,辛苦了。天冷,上馬車說話吧。”

    “多謝相國。”

    姜望跟著鑽進了馬車,鐵騎在前開道,禁軍侍從在後,馬車緩緩駛向許昌。

    司馬昭並非心血來潮來襄陽接姜望,他是來考察王基這位徵南大將軍是否稱職的,聽聞姜望即將從荊南迴來,順便在這裡等他以便於瞭解第一手情報。

    襄陽魏軍這一年的戰績乏善可陳,王基又和王昶想搞宛城到襄陽之間那勞民傷財的防線。有識之士向司馬昭反饋舉告,於是他親自來叫停了這件糊塗事。

    在當面訓誡了王基之後,他意識到王基和王昶這兩名宿將年紀都有些高了,況且都出身名門位高權重,自然缺乏了年輕人和出身貧寒者的進取心。

    國難思良將,現在的司馬昭總是很容易想起鄧艾父子,感慨自己手下不再有像他們那樣好用的將帥。

    姜望的出身引起了他的興趣,他對這個年輕人力圖抹去父親的烙印想要出人頭地的願望早有聽聞,這樣的人沒有背景靠山和顯赫家世又渴求功名,很容易被培養成忠於自己的勢力。

    區區一個虛名的涼州刺史怎麼可能滿足這樣的人呢?司馬昭心想,既然此人是姜維的子嗣,加以栽培一定也能馳騁疆場。

    “我聽說你這回去武陵郡是和姜維麾下的將領見面了,怎麼樣?有何收穫?”

    姜望回答道:“我不僅去武陵見了蜀軍的將領,還在零陵和桂陽見了陶璜與陸抗兩方的人。相國,荊南與交州的形勢與而今的天下有相似之處,蜀軍、陶璜與陸抗三方角力。”

    “哦?有些意思,不過那裡太遠了,我們現在鞭長莫及。”

    “遠交近攻,是為上策。我向陶璜許諾,將助他逼退陸抗,陶璜也答應如果順利滅吳,他將向我大魏稱臣。同時我也讓蜀軍將領相信陸抗即將退兵,引導他們在正確的地點伏擊陸抗。”

    司馬昭點頭:“如此一來,建業的戰局就和陸抗無關了。只要我們在淮南進軍夠快,趁孫休孫綝不備,滅吳很有可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