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隴上 作品

第442章 逆命(1)

    司馬昭和鍾會研究了壽春城中敵軍可能的突圍路線,佈下重兵嚴加防備,決意堵死諸葛誕等人逃往東吳的道路。

    他們征伐淮南已有半年,擊破東吳救兵又圍困住壽春,眼看功成在即,是絕不容許發生讓諸葛誕和文欽等人逃走這種事的,否則他們將淪為天下人的笑柄。

    司馬昭太需要一場證明自己的勝利了,所以他在考慮眼下東西兩面的局勢之後,寧願不要救援洛陽也要堅決消滅壽春的諸葛誕。

    這也是他不想去見曹髦的原因,不用想都能猜到,曹髦一定希望大軍撤圍壽春回師洛陽,去從蜀軍手中拯救被抓的宗室和百官。

    “大將軍不去見陛下是對的。”和鍾會同為司馬昭心腹的中護軍賈充說道,“彼此志向不同,互相不能說服,何必去虛耗神氣呢?”

    司馬昭對賈充的話深以為然,但此時仍要惺惺作態道:“話雖如此,但我身為人臣,違逆主上之意總是不好的,難免會落人口舌。”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賈充冠冕堂皇地說道,“叛賊諸葛誕氣數已盡,指日可為大將軍所擒,陛下年幼不懂軍國大事,豈能任他胡來?”

    鍾會也說道:“諸葛誕所恃,不過是淮南往年的水澇。如今已是秋末,依舊天旱無雨,此乃上天在相助大將軍。正所謂天予弗取反受其咎,大將軍切不可虎頭蛇尾三心二意。我料姜維不敢東進,待取諸葛誕項上人頭之後再回師不遲。”

    “善,士季此言甚合我意。”司馬昭點頭,“淮南大旱,諸葛誕陰謀成空,可見天命依然在我大魏。”

    “天命在大魏,也在大將軍。”賈充諂媚地說道,“除了大將軍,還有何人可以力挽狂瀾?待平定壽春之後,可使人向陛下進諫,進封大將軍為晉公,加九錫。大將軍虛懷如谷,此前擔心德不配位已經數次辭讓,如今有滅諸葛誕之功,足可受此殊榮。”

    鍾會也跟著點頭,支持司馬昭在平定壽春之後更進一步,進爵加九錫。

    司馬昭聞言大喜,隨後說道:“傳令各軍嚴守營寨,謹防諸葛誕突圍南遁,壽春城中的一兵一卒都不許放跑!”

    ……

    壽春城內,諸葛誕在獨自閉門沉思數日之後,終於想通了。

    他破天荒地主動派人把文欽請來,與之商議突圍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