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隴上 作品

第408章 易帥(1)

    劉禪在成都已經等得有些不耐煩了,自親政以來他從未像現在這樣關心軍國大事,每日都要向朝臣詢問東南的戰況。

    此時漢吳之間的使者往來也十分頻繁,東吳方面也希望漢軍能儘快出兵,好緩解他們在淮南面對魏軍主力的壓力。

    淮南的戰局其實不容樂觀,諸葛誕雖已向吳稱臣並遣送其子入吳為質,但東吳卻並不能直接指揮壽春叛魏的軍隊。

    相反,進入壽春城中的文欽、全懌等人所率領的吳軍反倒處於被諸葛誕半掌控的狀態,畢竟這批吳軍的糧草都要仰仗諸葛誕供給。

    諸葛誕和文欽此前素有積怨,不過這個時候大家都是一根繩上的螞蚱,諸葛誕還要考慮自己以後萬一迫不得已入吳的退路,故而沒有把文欽當外人。但對來到壽春城協防的吳軍將士,他還是稍微有些提防。

    壽春外圍幾處不太重要的陣地營壘被交給了東吳軍隊防守,而壽春城的四面城牆城門都牢牢掌控在諸葛誕心腹手中,每一處城牆上淮南軍和吳軍的兵力比基本都超過了五比一。

    此時的壽春城猶如一隻鐵桶,淮南和東吳近十四萬聯軍加上堅固的城防和互為犄角掩護的外圍陣地讓魏軍有些無從下手。

    司馬昭和鍾會面對此等情景,決定先斷外援,再圍攻壽春。

    魏軍留下八萬兵力監視壽春,餘部會同從荊州趕來的王基和陳騫部軍隊阻擊朱異和孫綝後續的援軍。

    吳軍在交戰之初連番失利,孫綝竟於此時扔下的軍隊返回建業,隨後吳軍在朱異的指揮下強攻合肥新城受挫,通往壽春的道路被魏軍漸漸厚集的兵勢阻斷。

    東吳的使者來到成都,請求劉禪迅速出兵。

    劉禪也想出兵,他心中有所預感,此戰若能成功,他可能將會成為名垂青史的中興之君,比起先帝和相父的功績也不遑多讓。待到奪取關中之後,季漢的國力進一步得到增強,而魏吳兩國在淮南之戰各有損耗,天下大勢便會倒向他這一邊。

    到時候季漢坐擁關隴涼州西蜀南中等地,復刻始皇高祖一統天下的局面也大有希望,要是真能走完這條路,他劉禪難道不能與這兩位開國之君齊名於後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