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隴上 作品

第309章 有嗣(3)

    留在沓中的姜遠一直在密切關注西北戰局的進展,前線的軍報傳回成都時會從他這裡經過,基本都是攻打涼州的進展報告,他是有權知曉的。

    漢軍主力已經逼近金城關,並從側翼包向了郡治所榆中城。但直到此時,王渾和鄧艾仍未有所行動,對金城郡外圍的丟失採取了坐視的態度。

    在圍攻金城的過程中,有不少零散的魏軍士兵跑來向漢軍投降,這些人多半來自被鄧艾帶走的那支南安郡守軍。

    從投降士兵的口中得知,鄧艾和王渾已經在往武威郡撤退,金城和西平兩地都被列入了“地有所不守”的名單。

    姜維隨即派人迅速趕往西羌找到王嗣,命其修正迂迴的行軍路線,準備沿著西海湖西岸向北挺進。隨後,漢軍主力開始攻打金城、榆中。

    鄧艾和王渾撤歸撤,為防漢軍追擊過快半路趕上,還是留下了一部分兵力固守榆中和金城兩處據點。留守的人馬是金城太守楊欣麾下的一部近四千人,鄧艾決定以犧牲這部分兵力為代價,為己方爭取到退守武威郡佈防的時間。

    放棄狄道和金城不是他的本意,而是為了配合朝廷的戰略不得不為。武威郡控扼河西走廊,且與東面的北地郡有所接壤,在他看來是維持涼州軍存在感的最後底線。如果連武威郡也被漢軍佔據,涼州軍被趕到河西走廊以西的酒泉、玉門,就再也無法隴右的局勢了。

    九月初,榆中、金城兩地告破,兩地魏軍各自堅守了十日餘,讓鄧艾和王渾在撤軍之時還有餘力遷走了一部分百姓。

    為了遏制南安軍的逃亡降敵之風,鄧艾把整個南安守軍拆散了建制,分散安插到其餘魏軍各部,屯將以下的軍官都降半級,在新的部隊中擔任副手。

    即便如此,依然有不少士兵鋌而走險,在撤退途中找機會擅自脫離軍隊,回頭向東想要返回南安。

    令鄧艾稍微慶幸的是,被放棄的狄道城內本來就沒有多少百姓,李簡投降西蜀之後狄道的人口便遷空過一次,之後遷入的都是招來的三郡流民。他麾下的核心班底還是跟隨陳泰馳援王經時從兗州帶來的那批人馬,雖然在段谷之戰損失過半,但尚可一用。

    退到武威之後,鄧艾對王渾表示,雖然西邊還有涼州的張掖、酒泉及敦煌郡,再往西還有西域長史府,但他們實質上已經面臨無路可退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