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隴上 作品

第63章 戰後之事

    帳中再度陷入沉默,廖化隨後頭也不回地離去。

    夏侯霸無法忍受氣氛尷尬沉重,於是出聲開解道:“廖老將軍的話諸位也不用太往心裡去,不管怎麼說這一仗是我們勝了。該慶功還是要慶功的,也好助長我軍聲威士氣、鼓舞朝廷上下北伐的信心。”

    隨後見眾人沒有再提出意見和看法,夏侯霸便替姜維先遣散了諸將,安排眾人各自回營準備率軍返回漢中駐地。

    姜遠跟著張嶷從營帳裡出來,看到不遠處那個統領偏師的將領正在被責打軍棍,場面令人不忍直視。

    “四十棍下去,起碼半個月站不起來了吧?”姜遠喃喃道。

    “倒不用那麼久,軍醫很擅長治這種傷,有特別靈驗的膏藥。”張嶷笑了笑說道,“不過頭幾日肯定是很受苦的。軍法如山,其實衛將軍已經留情了。”

    “是麼?”

    “他犯的這個錯,往大了說可是算是違背將令,是能斬首的罪。”張嶷邊走便說道,“軍中令行禁止,法度嚴明。古往今來便有規矩,哪怕上命是錯誤的,底下人也必須去執行,何況這次衛將軍的撤退命令是正確的。”

    “雖誤亦行……”

    “不錯,雖誤亦行,只有如此才能讓主帥對整支軍隊如臂使指。”

    姜遠琢磨著張嶷的這番話,覺得雖誤亦行這一條有點顛覆自己的三觀,要求底下領兵的將領對主帥的命令不折不扣執行到底,哪怕明知是錯的也不反抗,這不就等於扼殺了底下人的主觀能動性嗎?

    當然這麼做的好處也很清晰,保證主帥能夠完全掌握自己手下的軍隊,根據行軍速度隨時可以輕易推算出各部的位置,這在通訊條件極為簡陋的古代是十分重要的。

    如果主帥的個人能力足夠出眾,底下人完全放棄自己的想法做他的提線人偶也不是什麼壞事……姜遠心想,只是人非聖賢,誰沒有個判斷失誤的時候呢?即便是義父,這一次不也沒算到郭淮這麼快就到了天水、沒算到魏國能動員起十五萬人的龐大援軍。

    此時張嶷的聲音把姜遠從遐想中拉回了現實:“姜參軍,我已經讓各校將領粗略統計,無當飛軍經過這一戰損失了近五百人的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