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隴上 作品

第545章 四方擾攘(3)

    江陵城下,魏軍連營結寨,王基以六萬大軍將三萬吳軍圍困在城中。

    攻城戰已經持續了近一個月,城池依舊堅挺。

    守軍幾乎完美利用了關羽設計的城防特性,依靠整體工字型的城牆工事,靈活地調用兵力對攻城一方施展反擊。

    王基在戰前也對江陵城的結構有過深入的研究,他認為攻取此城的要點在於將工字型的城牆攔腰截斷,阻止兩頭的守軍互相救援再行各個擊破。

    但在沒有火炮和爆破的時代,此計實行起來又談何容易?魏軍沒有能力迅速破壞城牆的主體,只能使用飛樓從兩側夾擊連接江陵城新城和舊城的南北城牆通道。

    吳軍也知道此城防禦的命脈就在於新舊城池之間的連接城牆,因此防守起來也格外拼命。

    一個月的攻城戰,雙方几乎圍繞著中間的連接城牆發生了十餘次短兵相接的激烈爭奪,魏軍前後傷亡八千餘人,吳軍也有近五千人的死傷。

    王基認準了想要攻破江陵必須先斷新舊兩城聯繫的死理,調來了更多的雲梯和樓車,魏軍陣中的投石車也對著中段城牆猛砸。

    為了拖延魏軍投石車摧毀城牆的進度,江陵城的吳軍守將大膽地在夜間主動出城襲擊,在頭一場夜襲時佯裝劫營打亂魏軍的陣腳,真正的奇兵主力卻迅速搗毀了魏軍的投石車陣地。

    魏軍吃了一次虧之後,著重加強了對投石車陣地的防備,但沒想到吳軍竟然敢連著兩夜出城奇襲,第二次吳軍的主要目標換成了王基的大營。

    這一次的夜襲比前一日更為成功,一心保護投石陣地的魏軍被少量吳軍敢死隊鑽了空子,一路衝殺到王基的中軍大營之前。

    吳軍拿出了他們擅長的夜戰火攻之術,一舉引燃了魏軍十餘座營寨。

    王基在混亂之中不知來襲的敵兵有多少,只能匆匆在親兵的保護下從中軍大營逃離,逃跑時甚至來不及穿戴整齊甲冑。

    主帥這一跑,餘下的魏軍只能在各營將領的統率下各自為戰,雖然因吳軍出擊的兵力不多而未蒙受更大的損失,火勢也在天亮之時被撲滅,但這一夜的混亂和狼狽卻嚴重影響了攻城的信心和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