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山

思維網絡之中的人們和同為一人,要他們自己撂挑子,幾乎是不可能的。裡面的人們沉寂在他們的大事業之中,一切都可以拋諸腦後。

不過這只是從外部看來的表象。雖然他們是人們難以企及的天才,但他們也不是面對所有問題都可以輕易解決的。他們遇到的不好解決的課題同樣不少。

他們製造天才的原理並不複雜。抑制多餘功能,留足空間,讓單一腦功能快速發育,對於相應功能所涉獵之處變得觸手可及。

知識似乎比他們想象中離他們更近。他們只需要留足空間,任其發育,增大規模的同時想辦法消除各種加劇的副作用,進行解構並重構,他們曾經遙不可及的天才便會憑空產生,並且助他們攻克曾經百思不得其解的難關。

他們對此產生了明顯的路徑依賴。他們的研發進度極其依賴超級天才的存在,隨著思維網絡構成結構的迭代,很多特化得不夠徹底的元老終於在發展的過程中變得實在太多餘了。

這不是生產力養不養得起的問題。他們吸所有人的血,沒有養不起一說。只是在脫胎換骨的過程中,有些人與外面的犧牲品們一樣沒有價值,成為了徹頭徹尾的累贅。

整體結構出現差別,曾經的天才變成了新集體意識眼中的蟲豸,新生的思維網絡由於意識強化的同時其他部分並沒有一起強化,因此變得更加沉溺於他們的事業。

思想上,雖然舊的那些人們依舊會被新想法改變內心,但仍然改變不了他們難以完全適應的現實。一部分曾經作為天才的人們最終被和平地分割出來,雖然炙手可熱,但卻依然難以彌補心理落差。

外面的人們對於這些曾經的天才依然買賬。這些天才依然有著讓外面的人們歎為觀止的能力,曾經一旦立刻思維網絡就難以正常活動的他們沒用多長時間就補齊的問題,變得可以斷網之後正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