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調

他們的前路還需要探索,但他們治下的所有人都會為更切實的利益吸引。不論這些人的路走得如何,結果如何,即使最終他們意識到這不切實際的浮誇待遇有大多數都是騙人的,都與他們沒有關係了。

這是他們自己的選擇。不論最終真正的現實如何,面對別人的詢問,他們都只會說“比之前絕無可能的生活好多了。”

聽他們說沒有價值。人根本不瞭解自己。甚至可能沒有別人瞭解自己。雙方的勝敗只等他們自己走出前路。

總之工會有關城區範圍開始完全落實供應限制,不再接受任何來自新興勢力的產品,並且在此期間暫時擴大了產能,緩解了相應城區的供應不足。

這樣的策略完全杯水車薪。畢竟這種臨時策略不會持續,他們沒有徹底的變動很多東西,產能不可能長久維持他們的需要。況且他們還打算容納更多人,這樣的策略只可能是暫時的。

經過討論,他們並沒有把供應這個兩難的問題拿到第一個解決。不過這不是在等待船到橋頭自然直,他們確實有自己的策略。

他們沒有大搞建設,對城市規劃進行大刀闊斧的改動。工會範圍內的各地開始投身教育,編撰起針對他們現狀的理論框架。

這個理論框架是用來讓城區內收入不穩定的群體來理解他們的決策的。這是安撫民心很重要的一環。

感受不是感覺,感受是主觀的,是會隨著現狀而不斷膨脹,與慾望等同的存在。發展肯定是跑不贏不斷膨脹的慾望的,因此,想要人們對現狀沒有怨言,維持社會安定,理論框架非常重要。

想要讓人們能夠接受調度,共通的理論框架非常重要。不過理論框架帶來的積極性終究是暫時的。最終積極性是否夠用,還是得看他們最後做的怎麼樣。總之,他們開始搭建他們的理論框架。

這個理論框架對城區的人口數量進行了新的解釋。理論框架對於一個城區內人口多少與他們生活的好壞沒有做直接的綁定,從而驅使人口均衡分配,而是直接創建了一個新的標準,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