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聞 作品

第五百二十五章 有血有肉

    早有預料的雲景稍微推辭就應承下來隨他們一同前去赴宴,這種事情真心沒法拒絕,畢竟雲景以後還有在本地生活,大家抬頭不見低頭見的,沒必要惡了人們一番心意,人是群居動物,太過離群不好。

    前去赴宴的路上雲景稍微打聽了一下,宴會設在鎮上最大的酒樓,被包場了,出席的除了鎮長以及衙門主要官員外,還有鎮上一些有頭有臉的人,甚至鎮上學堂的一些先生都回去,總之人數不少。

    瞭解到這些,雲景知道赴宴的人裡面必定很多自己都是認識的,甚至很多還是長輩,如此一來就更加沒法拒絕這次宴會了。

    期間雲景稍微打聽了一下當初鎮上王石王捕頭的情況,也就是王柏林的大伯,然後就從小吏口中得知王捕頭已經高升了,去了縣城擔任捕頭。

    王捕頭為何高升小吏說不清楚,但云景卻是心頭明白,絕對是上次人奸事件的功勞,也是王捕頭自身本領有限,否則的話,那次功勞足以讓他調去郡裡亦或者州里!

    很快來到赴宴地點,不出雲景意外,大多數都是熟人,除卻鎮上官員外,學堂山長趙為居先生也在,他是雲冬的師父,也來出席了,然後王柏林周金泰陳一劍以及他們的長輩也在,就連公主府都派人來了……

    僅僅在牛角鎮來說,這次宴會的規格也是很高的,僅僅只是公主府派人來就超過了以往任何一次類似的宴會。

    這次的宴會雲景是當之無愧的主角,恭賀之聲不斷,沒有人在這種場合跳出來腦殘的搞事情。

    處事八面玲瓏的雲景應付起來遊刃有餘,對每個人都禮節有佳讓人挑不出毛病來,沒出現那種有所成就就嘚瑟的輕浮嘴臉。

    到底這樣的場合不是私人集會,很正式,示意即使雲景的好友王柏林周金泰他們也在,但相處起來也中規中矩沒敢太跳脫,不過暗中嘛,幾人則是擠眉弄眼約定過後好好聚聚。

    到底人生際遇不同,當初的四個小夥伴每個人都走上了自己的人生路,周金泰還在繼續讀書以圖考取秀才功名,那是他家人對他的期望,王柏林已經子承父業開始打理家裡的生意了,雖然大富大貴談不上,但對於一縣之地來說,日子也算過得紅火了,然後是陳一劍,徹底放棄了科舉之路醉心武學,還在鎮上衙門掛了個閒職,劍法天賦不錯的他,隱隱約約有了牛角鎮衙門年輕一輩武力擔當的趨勢……

    縱使每個人成長道如今都走上了自己的路,但這並未讓雲景他們之間的關係疏遠多少,反而因為成長更加珍惜從小到大這份友誼了。

    席間推杯換盞好不熱鬧,喝到高潮的時候,鎮長大人當著眾人的面宣佈,鑑於雲景為本鎮爭光,特別獎勵他五百兩銀子以及鎮上三進宅子一套!

    這樣的手筆,在牛角鎮這樣的小地方來說已經是不小了,也就牛角鎮天子恩賜不用上稅庫房富裕,否則倒不是拿不出這麼多,即使拿出來還要不要維持一個鎮子正常運轉了?

    有了鎮子牽頭,大家都接著這個機會紛紛表示。

    作為鎮上山長的趙為居老先生,宣佈雲景成為學堂名譽山長,沒什麼責任和義務,不過有空的話,到時可要去給學堂的學子們講講學習經驗。

    此外就是鎮上的各個富戶了,有的當面送錢,有的送名人字畫,有的送店鋪,反正多多少少都有所表示,那種想要和雲景結親的現象總歸是少不了,得知雲景已有婚約才遺憾作罷。

    最大方的要數公主府,光是禮單都足有好幾頁!

    人們雖然不清楚禮單上具體有些什麼,但也隱隱約約意識到公主府對雲景的看中了,須知如今整個牛角鎮都是長公主的封地,有鑑於此,雲景可以說足以在牛角鎮這一畝三分地橫著走!

    所以人生就是這麼奇妙,僅僅一次科舉成績,對雲景的身份地位改變太大太大了,對於一些人來說或許不覺得如何,可在牛角鎮這樣的小地方,簡直和一步登天沒有什麼區別!

    時間過得很快,待到月上枝頭,雲景婉拒了繼續去青樓慶賀,理由是還得儘快回家,眾人理解,也就不在堅持。

    實際上雲景作為年輕人,在場的很多都是中老年了,一起上青樓的確不是個事兒,尤其其中還是長輩,若非這次是給雲景接風,他是當之無愧的主角,否則這種話題提都沒人敢提。

    分開之時,陳一劍他們和雲景相約改天好好聚聚,然後各自離去。

    宋巖早已做完雲景吩咐的事情來酒樓門口候著了,而且也不是獨自一人前來的,還帶來了劉大壯和丁威他們。

    之前送禮的人太多了,需要他們幫忙拿回去。

    夜色下,雲景心念一動,渾身酒氣盡去,認真吩咐宋巖道:“小宋,各家送的禮都要記錄好,這些都是人情,往後都是要還的”

    “少爺放心,小的明白”,宋巖點頭道,有過在清江城的經歷,他已經對這種事情很熟悉了,處理起來不至於手忙腳亂。

    然後雲景想了想又道:“然後,你再單獨準備一份禮物,嗯,三百兩銀子,一二十匹布,其餘你看著辦,大概千兩銀子左右的禮物,給張叔家裡單獨送去,我就不親自去了”

    “小的儘快把這件事情辦好”,宋巖點頭認真道。

    這份價值千兩銀子的禮物是送給張長貴家的,當初若不是他順便提了一嘴,雲景也無法拜師李秋,自然也就談不上如今的自己了。

    雲景不是忘恩負義的人,那份情誼一直都記在心頭,如今功成名就怎麼可能忘了對方。

    不過吧,張長貴畢竟是小門小戶,給太多隻會害了他,以如今雲景的身份,給千把兩銀子的禮物不算多,但也不至於給他招去災禍,人們羨慕,但因為有云景在,不敢去找對方麻煩。

    人要懂得感恩,以往雲景和張長貴家合夥做生意是以往,看似償還了對方的恩情還綽綽有餘,可隨著雲景的成就越高,當初張長貴牽線搭橋的恩情就越發顯得彌足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