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仨人 作品

第734章 造物(三)

    按照編號,黃革新和江逐波很快就找到了東西,一個半人高的箱子,和一個坐式冰箱差不多大小。

    倆人將箱子搬上電動皮卡的車斗,便返回天文臺。

    袁天罡天文臺佔地面積不大,大概只有1200平方米左右,在一處小山坡上,建築物並不是標準艙,而是一棟金字塔型的五層建築物。

    天文望遠鏡就在建築物頂部。

    天文臺內部的空間,很大一部分是在地下,一共有15個艙室。

    江逐波將天文望遠鏡的七塊鏡片,依次取下來,並送到tw—12艙室,這裡是一個小型的化學工作艙。

    化學工作艙內,黃革新已經從那箱子裡面,取出了藍星那邊送過來的東西。

    分別是一臺真空電場鍍膜機、一批鍍膜用的原材料,真空電場鍍膜機的使用方法,都是一鍵操作的傻瓜式程序,根本沒有任何難度。

    展開後的真空電場鍍膜機,可以直接加工直徑3米以內的鏡面。

    “逐波,給鏡面進行一次全面清潔。”

    “好的。”

    經過三個多小時的仔細清潔,七塊鏡片終於變得一塵不染,然後第一塊鏡面被送入真空電場鍍膜機中。

    黃革新在鍍膜材料的選項上,選擇了[光頻高敏劑—1],這是一種對伽馬射線極度敏感的材料,然後按下鍍膜。

    真空電場鍍膜機內,鏡面上迅速形成一層結構穩定、分子排練井然有序的納米薄膜。

    然而鍍膜工作並沒有停止,而是繼續進行著,因為需要的添加上去的薄膜,並不止一種,而是二十多種。

    這主要是為了提升望遠鏡的分辨性和敏感性,讓望遠鏡可以感應到各種各樣的光波。

    添加了這些薄膜後,這臺天文望遠鏡的性能,將獲得巨大的提升,可以觀測到伽馬射線、x射線、紫外線、可見光和紅外線。

    而且是非常細緻的區分,可以準確判斷出各種頻段的光波,這對於研究宇宙,有非常重要的幫助。

    在沒有升級改造之前,這臺望遠鏡可以準確觀測到以太陽系為中心的32光年之內。

    這裡的準確觀測,是指可以看到該範圍內,存在的恆星系,以及恆星系內部比較大的行星。

    要知道,哪怕是哈勃望遠鏡之類,只能觀察到恆星,而恆星系內部的情況,要麼需要特定條件,要麼只能依靠理論計算來推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