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仨人 作品

第四百六十章 選擇

    第一,建設網絡教育系統,將燧人系內部的教育資源充分調動起來,保證城市與農村、大城市與小城市、發達地區與落後地區,可以獲得相對均勻的師資力量。

    第二,寒暑假補課項目,利用寒暑假的時間,對教育資源貧乏的區域,進行補充性傾斜。

    第三,大區制,在教育資源相對貧乏的地區,建立學園都市區,將當地的孩子和教師集中起來,集中力量幹大事。

    加上大學生助教基金會的幫扶,在多管齊下的種種措施下,可以有效改善國內教育資源的發佈不均勻。

    同樣燧人系的醫療系統,也是採取了差不多的方案,優化了醫療資源的不均勻。

    林廣茂還是沒有下定決心。

    對此曾醫生也是沒有繼續勸說,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也有選擇如何生活的權力。

    倒是從小城市出來的餘清樂,沒有太多花花腸子,她來鵬城發展,主要是為了避開父母,不想回去被左鄰右里瞧不起。

    不少人都很勢利眼,或者說鄙視鏈,喜歡攀比兒子女兒的學歷、工作和收入。

    餘清樂就深受其害,她本來打算回去小縣城的醫院工作,結果她父母死活不同意,要她在北上廣深找工作。

    很多人都看到了北上廣深的高收入,卻不知道北上廣深的壓力,單單是那天價房價,就可以擊碎很多年輕人的幻想。

    畢竟不是每一個公司都是燧人系,可以給員工提供廉價房產。

    如果沒有父母幫助,或者天降橫財,一個普通人想在北上廣深買房,把一輩子搭上去,都可能買不起一個小公寓。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大城市只是一個賺錢的地方,卻對於絕大多數普通人而言,這片鋼筋混凝土的森林,註定不會成為他們的家。

    一年一度的春運,那宛如候鳥遷徒的來回奔波,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大城市不是他們的家,只是覓食的場所。

    就如同此時的鵬城,由於臨近春節,主城區裡面顯得非常冷清,那來自五湖四海的方言,似乎在一夜之間消失了。

    而燧人系主導的寶安島、南山島、大鵬島,卻仍然維持著比較高的人流量,歸根結底,就是因為這些員工都在人工島安家落戶了,不需要變成候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