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蝦蟹 作品

第1519章考察

    我從騰龍電子有限公司考察結束出來時,已經鄰近十一點了,開發區管委會黨工委書記、主任梅冶平、副主任孟大全、胡富田、開發區管委會辦公室主任虞姬、以及招商引資辦主任郎斌跟隨著我,上了市政府那輛老款的豐田考斯特。

    這輛車據說是當時機床廠和冶金機械廠效益最好的時候,替市委、市政府各買了一輛,一用就是好幾年,不過車況保養得不錯。

    小日本的東西確實做得挺精細,也特會揣摩天朝人的心理,符合國人的使用習慣,也難怪他們的耐用消費品,在國內一直擁有相當穩定的客戶群。

    懷慶開發區和淮鞍開發區的機制略有不同,黨工委書記和主任歷來都是單設,開發區黨工委書記也從來沒有由市領導兼任,這讓我明顯感覺到開發區在懷慶市委、市政府心目中的地位,明顯不如淮鞍那邊對開發區的器重,這大概也與懷慶這邊產業結構有相當大的關係,畢竟到目前,懷慶經濟仍然主要依靠五大廠來支撐著。

    懷慶開發區的表現也是很不理想,偌大一個地盤上,棋盤格子一樣的道路縱橫交錯,道路基礎設施和所謂三通都已經具備,環境綠化也搞得相當不錯,但是卻沒有見到兩家像樣的企業,這讓我之前也相當費解。

    要說條件,這懷慶開發區比起淮鞍開發區來,不知道要好了多少倍,至少地理位置和基礎設施的投入上,就不是淮鞍開發區所能比擬的,但是給我的感覺,甚至比自己去淮鞍開發區任職時還不如,一派死氣沉沉,缺乏昂揚向上的活力的味道。

    淮鞍開發區由於財力所限,雖然開發區規劃基本上做出來了,但是基礎設施建設,卻一直沒有跟上,基本上是來投資建廠的企業敲定地塊,三通隨即馬上跟進,表面上看起來一方面彰顯開發區的重視,一方面也可以顯現出淮鞍公共服務工作方面的效率,真正原因卻是受財力所限,無法大規模推開基礎設施建設。

    而懷慶開發區道路規劃、路燈建設、通訊設施、環境綠化、土地平整都已經相當到位,可以說,大部分都已經成了只要敲定投資、就可以馬上進入開發建設的熟地。

    若是單論硬件設施,即便是比不上綿州、建陽這邊的開發區,但是比起省內其他地市的開發區,可絲毫不遜色,但是懷慶的招商引資工作卻始終沒有進入正常軌道。

    我考察了開發區幾家企業,主要目的就是了解這些企業進入懷慶開發區的始末,為什麼這些企業進入了,而其他企業不願意進入,困擾束縛懷慶開發區招商引資工作的主要障礙是什麼。

    我在調研之前,也和梅冶平進行過探討,梅冶平是去年古耀華落馬之後才新上來的開發區管委會黨工委書記兼主任,上任還不到一年,原來在市經委任副主任,是陳英祿來懷慶之後,親自點的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