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蝦蟹 作品

第743章震動

    我們陵臺縣是一個典型的窮縣、農業縣,你說要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生活水準,如果僅僅是絕對數量上,那沒有什麼問題,隨著生活水平提高,這很容易做到,但是要說到相對水平上,恐怕就太可能了。”

    “越是不容易做到的,我們就越是要向著這個方向努力。”

    我當然知道這一點不大容易做到,記憶中城鄉之間區別會隨著社會發展愈來愈大,要想進一步提高農村居民生活水平,一是加快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從傳統粗放的種養殖業向多元化細分化科學化的農業發展,二是加快農村剩餘勞動力的消化,而客觀的說,恐怕第二條才是主要因素。

    “葉縣長,你有什麼好的想法?”董勝利知道我這位縣長路子野、腦子靈,總是能夠找到一些別出心裁的想法來。

    “我縣剩餘勞動力相當富足,但是外出務工者並不多,一是有不願外出觀念在作祟,二是缺乏必要勞動技能,就算是出去了,也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或者說收入和付出不成正比,有落差感。”

    我點了支菸,吸了幾口,思索著道:“加快勞動力轉移是一條路子,我記得好像第二中學現在辦得十分困難。我的想法是,可以將第二中學辦成職業培訓學校,鼓勵農村學生畢業後,進入職業培訓學校學習,學會一兩項謀生技能,這樣既可以自主創業,也可以外出或就近尋求謀生之路,遠勝過父輩們在家裡土中刨食。”

    董勝利皺起眉頭,想了想,道:“現在農村裡一般都是初中畢業,只要成績不是特別好的、有希望能考上大學的,還沒讀上高中,不少人就離開學校幫著家裡幹活了,你要讓農民放棄一個半勞力去到這個所謂的職業學校裡去等三年,恐怕農戶們不太會接受,這是其一;

    職業需要專業的師資力量,和普通中學大不相同,要想發展職教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這是其二;

    還有就是學費問題,就算是農戶想要自己子女有個出路,就這三年的學費,也能迫使他們放棄掉這個打算。”

    “正是這個原因,我們才應該更加註重發展職教,經濟原因和觀念原因,使得農民子弟放棄了學習技能的機會,而這隻能讓他們重新回到農村,變成和他們父輩一樣的傳統農民。”

    我嘆息道:“我也知道這條路不好走,可這樣惡性循環,使得我們的農民越來越貧困,所以我們必須要打破這個惡性循環的環節,讓他們能夠擺脫愚昧貧困的命運。”

    “實際上,國外發達國家的職教相當發達,尤其是工業化國家,比如德國,正是發達的職教造就出一批又一批的熟練技工,支撐起德國發達的工業基礎,我打算讓陵臺二中走這條路試一試,前兩天我也和符市長,以及市教育局南局長在一起聊了聊,他們也支持我們在陵臺搞一搞試點,也可以獲得一些政策和資金上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