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諾李世民 作品

第260章 工坊區的變化

    原本張諾想著自家這麼大個酒坊,想來怎麼著也夠賣了,可實際上,他還真小看了如今的長安人對於酒類的消費需求。

    他主打的三十度的皇家新酒,簡直是供不應求,尤其是這種酒屬於張諾弄出來的濃香型白酒,光那清澈的酒液配上大唐本地土鱉們根本沒聞過的酒香,就足夠人驚掉下巴了。

    而不同於其他拿下皇家名號的商家無一例外的漲價舉動,張諾一反常態的反而降價了,雖然降價不多,但單單就這一點,就收穫了無數新客戶。

    李世民如今已經等不到每月看一次賬本了,幾乎隔三差五的就把他安置在工坊負責賬目的管事叫到皇宮問上幾句,然後每次問每次都能哈哈大笑。

    不為別的,實在是太掙錢了啊,在李世民看來,簡直就是在地裡撿錢,怕是都沒有這個速度啊。

    而且,不僅僅是酒坊,造紙坊也是異軍突起,隨著張氏書局把書價打下來以後,讀書人越來越多,那麼必然用紙也是越來越多。

    最重要的是,這紙便宜了下來以後,衙門裡也用得起了啊。

    以前衙門所用的宣紙,一個是真心不便宜,另一個就那價格還是李世民貼錢才能造出來的,如今卻是用以前不到一半的價格反而能買到更多。

    李世民自然高興自己不用貼錢不說,還能從賣紙的買賣裡撈上一筆,所以,衙門的用紙,一股腦的交給了張諾這邊的工坊。

    而第三掙錢的買賣,卻是之前弄出來的青磚窯,張諾當時可沒少花錢買下那些荒山,雖然都是為了那些黏土,然後用來燒磚。

    但莊子上不用以後,這些磚窯總不能就這麼廢了啊,於是張諾試著在長安一賣,結果發現這東西居然意外的好賣啊。

    除了要自己上門拉走以外,張諾簡直用別人難以想象的價格在賣。

    可就這樣,張諾還是有錢掙,因為實在是沒什麼成本,黏土現成的,無非就點工錢而已,那算個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