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仨人 作品

第五百五十八章 征途(二)

除了實驗艙的科研工作。

另外兩個工具艙中,還儲存了很多野外探索機器人。

這些野外探索機器人並不是人形的,而是各種異型機器人,其中包括:真空飛艇機器人、多足全地形機器人、履帶機器人。

其中飛艇機器人因為天氣原因,近期並沒有被投放出去。

倒是履帶機器人和多足機器人,已經有不少被派遣出去。

這些履帶機器人、多足機器人,以為烏托邦站為基點,向四面八方緩緩地探索著。

操作這些機器人的工作人員,同樣通過磁單極晶體,從地球總部那邊控制機器人。

而且這些機器人還使用了磁單極晶體作為無線充電器,減少了攜帶太陽能電池板和大型鋰電池、核電池的弊端。

通過磁單極晶體無線充電器,這些機器人可以長期在野外工作。

探索機器人的任務非常簡單,就是偵察周圍的地形,同時蒐集周邊的土壤樣品。

對於火星,智人公司其實是非常感興趣的。

畢竟按照目前智人公司掌握的太陽系生命誕生理論來看,由於小行星和彗星普遍存在氨基酸結構,而氨基酸又恰好是生物細胞存在的基本成分之一。

智人公司的科研人員有理由相信,太陽系的各個星球都或多或少存在生命,只是沒有地球那樣明顯和龐大罷了。

比如連月球地下含水層中,都存在好幾種單細胞生物,就更別提被小行星經常光顧的火星了。

因此探索機器人現在的任務之一,就是尋找火星的生命存在痕跡,看看遠古時代,火星存在生命的痕跡和證據。

不過要在烏托邦平原要到找生命痕跡,難度有點大。

畢竟烏托邦平原位於火星北半球,這裡常年被沙塵暴覆蓋,經年累月下來,沙塵暴已經在地面上沉積了大量的沙土。

如果要找到火星古生物存在的證據,肯定不能在這邊尋找,而是要找那些大峽谷、山地丘陵,才有可能存在沒有被風沙覆蓋的古生物遺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