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仨人 作品

第三百九十三章 繼續開拓

埃及。

隨著六月份到來,紅海行省的沿海農業區中,第一批種植下去的海水稻,已經迎來大豐收。

氣墊船型的大型收割機將沉甸甸的金黃水稻一點點吞噬,同時將稻穀噴吐給一側的一艘氣墊運輸船,還向後面留下一個個壓縮好的稻草草方。

許英誠和幾個管理層,正在觀看收割。

“一共有多少公頃成熟了?”

海水稻農場管理大隊的大隊長回道:“15萬公頃,由於這是我們一批批改造的,因此成熟期也是一批批到來。”

許英誠放下望遠鏡:“估計可以生產多少大米?”

“每公頃產量在6噸左右,15萬公頃可以生產90萬噸大米。”

“不錯。”許英誠又想起一件事:“對了,大米脫毒工廠那邊情況如何?”

“沒有問題,我們在港口的脫毒工廠,每年可以處理1000萬噸毒稻穀,另外儲存倉庫也準備好了。”

許英誠滿意地點頭:“很好。”

隨著時間推移,收割機已經順著金色稻浪漸行漸遠。

有機肥發酵廠的員工,正開著抓臂車,將一個個稻草草方抓起來,然後扔進氣墊運輸船上。

至於為什麼這邊的運輸設備和農業設備都使用氣墊船,原因就在於水網密佈,儘管很多小渠道並沒有達到120米那麼寬,但20~30米寬度的渠道還是比較多的。

如此一來如果使用輪式運輸車,就不容易在各個地塊之間移動,因此乾脆統一使用氣墊船。

而裝滿了稻穀、草方的氣墊運輸船,直接來到渠道一旁,在渠道上有專門的中型內河運輸船,這種中型內河運輸船可以運載2000噸物資。

這才是完全的機械化。

從犁田、平整、插秧、噴灑、灌溉、排水、收割、運輸,全程都使用大型機械設備,減少了單位產能中的人力消耗。

這15萬公頃海水稻,總共只有567名農場工人負責管理,人均260公頃。

……

許英誠從第一墾殖點返回洪庫港。

剛回到辦公室,就看到了風塵僕僕的胡明亮。

“老胡,怎麼有空過來洪庫港?”

胡明亮喝了一口檸檬茶:“呼……遇到了一個小麻煩。”

“出什麼事了?你不是去北方的蓋塔拉窪地建設新城了。”

“就是蓋塔拉那邊的問題。”胡明亮又喝了一口檸檬茶:“呼呼……我們在開鑿蓋塔拉窪地與地中海的運河渠道過程中,被一夥極端環保人士襲擊了。”